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二苯乙烯苷组(TSG组).手术组及TSG组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左侧颈总动脉,TSG组给予二苯乙烯苷灌胃治疗.术后第7天、14天和21天,取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分别测量血管内膜和中膜横断面的面积,计算内膜/中膜面积比(I/M),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的左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显著增加,受损血管的ERK1/2蛋白的磷酸化加强,二苯乙烯苷能够减少内膜/中膜面积比,抑制pERK1/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二苯乙烯苷抑制内膜增生、延缓损伤血管狭窄的作用可能与减少血管ER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2.
背景与目的:侵袭性纤维瘤病(AF)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深部软组织的克隆性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性疾病。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湖南省内21家医疗中心收治的腹壁AF患者的病例特点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了解腹壁AF的认识现状,探讨影响腹壁AF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内21家医疗中心2010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连续收治的148例腹壁AF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治疗方式、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48例腹壁AF患者中,男性15例(10.1%),女性133例(89.9%);年龄3~72岁,中位年龄为31岁;初发患者142例(95.9%),复发患者6例(4.1%);71例(48.0%)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女性患者中,111例(83.5%)有妊娠史,57例(42.9%)有剖宫产史。148例患者均通过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前通过细针穿刺获得病理诊断16例(10.8%),其中8例(50.0%)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100例患者(67.6%)术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中,32例(32.0%)患者Ki-67>5%,56例(56.0%)患者...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12例小儿肠套叠的病历资料。结果 212例肠套叠患儿均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术,复位成功208例,成功率98.1%,4例转开腹手术,无一例并发肠穿孔病例。结论空气灌肠整复术是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观察我院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期间收治的66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术前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保护切口、术后加强切口管理等处理后切口感染情况,并分析切口感染与阑尾炎的病程、手术时间、切口选择、留置引流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中3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81%(32/665),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性别无关(P>0.05),与病程长短、切口选择、手术时间、腹腔留置引流与否以及病理类型均有关(P<0.01).结论 病程长、手术时间久、炎症较重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 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尽量保护切口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caveolin-1对兔颈总动脉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关系.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空转染组和转染组,每组10只.行颈总动脉血管端-端吻合,并局部转染caveolin-1质粒(转染组)或空质粒(空转染组).于术后第7天每组随机取5只新西兰兔的颈总动脉标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veolin-1和TNF-α的表达;其余每组的新西兰兔于术后4周处死取颈总动脉标本用于HE染色,通过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量内膜与中膜面积的比值,观察颈总动脉内膜增殖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手术组内膜明显增殖,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明显增高(P<0.05);与手术组比较,caveolin-1转染组内膜增殖不明显,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未见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组caveolin-1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手术组TNF-α表达明显升高(t=41.28,P<0.05),而与手术组比较,转染组TNF-α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7,P<0.05).结论 Caveolin-1可抑制血管吻合口狭窄,其作用可能与下调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分离的216株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胆汁标本细菌阳性检出率为66.5%,居前5位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0%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0%敏感外,病原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临床应重视胆汁培养,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提高胆道感染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动脉瘤(PDAA)合并腹腔干动脉狭窄的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D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未出血被偶然发现,6例均合并腹腔干动脉狭窄或闭塞,所有患者行腔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42~81岁,平均59.8岁;瘤径8~21 mm,平均14.6 mm;2例为真性动脉瘤,4例为假性动脉瘤;4例位于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2例位于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5例患者有腹腔干动脉狭窄,狭窄率68%~92%,平均81%,1例完全闭塞。6例患者均行PDAA弹簧圈栓塞术,腹腔干动脉狭窄均未处理,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76.7±13.5)min;4例破裂患者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未破裂动脉瘤栓塞后瘤体消失,术后患者住院时间7~13 d,平均(10±2.3)d。随访9~15个月,未出现动脉瘤复发及内脏缺血表现。结论:PDAA合并腹腔干动脉狭窄单独行动脉瘤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腹腔干动脉狭窄不处理并未出现内脏缺血表现,也未增加动脉瘤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二次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空气灌肠未能整复的76例小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给予地西泮镇静、山良菪碱解痉及适当补液,1 h后行第2次空气灌肠。 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复位,成功率达89.5%,无肠穿孔并发症。 结论 二次空气灌肠能提高难复性小儿肠套叠整复成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9.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又称Mallory-Weiss syn-drome(MW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易与上消化道其他出血性疾病混淆,因而易发生误诊、误治。我院普外科1982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12例,术前均误诊。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3~56岁,平均41岁;病程5~52h。有腹内压或胃内压增加的诱因,包括酗酒、暴饮暴食等10例,腹部外伤1例,无明显诱因1例。有胃炎和溃疡病史9例。本组12例出血前均有恶心、反复剧烈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后继之多次呕暗红色或鲜红色血液,伴柏油样便3例,出血量1500~4000ml,均伴失血…  相似文献   
40.
我院自1970—1978年共收治小儿特重烧伤(总面积>25%或Ⅲ度>10%)病儿共109例。本文依据这109例的临床总结,谈谈我院对小儿特重烧伤在防治休克、败血症以及创面处理方面的一些体会。一般临床资料本组109例中,男性73例,女性36例。年令最小为50天,最大为12岁。年龄分组;3岁以下者39例;3—7岁者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