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先天性颞部凹陷应用脂肪充填与生物代用品充填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自体脂肪充填和生物材料充填治疗颞部凹陷的比较,探讨患者更易接受的手术方法。方法比较自体脂肪充填和生物材料充填治疗颞部凹陷的不同方法。结果自体脂肪充填取材简单、安全、费用低,操作方便,外观饱满,手感柔软,但有部分因脂肪吸收而需再次充填。生物材料充填取材容易,可以一次成型,但费用较高,手感较硬,并且有排异反应的风险。结论自体脂肪充填治疗颞部凹陷既可减肥又可美容,不失为1种较好的易为患者接受的手术方法,而生物材料充填需患者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42.
复合假体在支架结构缺损的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复合假体治疗生理支架结构缺损的鼻塌陷畸形的方法.方法根据鼻中隔软骨或侧鼻软骨等不同的鼻支架结构缺损特点,以"L"型硅胶鼻假体为主体,设计制作出相应的能有效替代鼻部生理支架结构的特殊形状的复合假体,并以隆鼻术的方式置入.结果临床应用于7例患者,效果明显,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特殊形状的复合硅胶假体能有效替代鼻部生理支架结构,通过简单的隆鼻术,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耳再造术的体会——附106例全耳再造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总结耳再造的经历和经验,力求寻找较理想的耳再造术方法.方法 以自体肋软骨雕塑耳支架,分期耳再造术.结果 86例未行皮肤扩张,按分期耳再造术法,除有2例部分皮肤血运障碍,再另行处理,1例术后感染,其余83例外形良好,轮廓清晰.20例行皮肤扩张后耳再造术,19例外形较满意,轮廓较清晰.结论 耳再造术是一个精细的手术,影响因素较多,足够的皮肤覆盖,精致的耳支架,细小结构的成形,以及术后的处理,都会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以肋软骨作支架,分期耳再造术是较可靠的治疗的方法.扩张皮肤后耳再造术提供了充足的皮肤,是一个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4.
在整形外科中最常见的黄色瘤(xanthioma)多位于眼睑部位.尤其是上睑内上侧区域.中老年女性发病较多,表现为孤立性的局部肿物,表面呈黄色并略突出皮肤[1-2].其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激光、病灶直接切除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1-4].  相似文献   
45.
中药川芎嗪拮抗内皮素—1致冠脉收缩效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冠脉造影方法观察中药川药芎嗪对内皮素-1致狗冠脉收缩的拮抗效应。ET-150-100pmol冠脉内给药引起冠脉内径减小17%-20%,伴有心电图缺血改变。实验组静滴TMP80mg/kg后,冠脉内径增加20%,而且再给相同剂量ET-1未引起冠脉内径减小,也无心肌缺血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女性下颌角轮廓特点,量化下颌骨截骨范围,寻找适合手术方法的途径。方法术前X线测量正常女性面部下颌角的间距比值,得到下颌角与下面部和颧部协调的比例关系;针对下颌角肥大特点,分别采用耳后切口、口内切口、口内外联合切口和咬肌注射肉毒毒素的方法,矫正下颌角肥大。结果测得正常女性下颌角度为(120.0±5.9)°、升支髁突垂线夹角为(10±2)°、乳突下颌角高度与下面高度比值为1∶(2.00±0.30)。硬组织正位片测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比值为1∶(1.30±0.14);软组织侧位测量,耳垂下颌角高度与下面高度比值为1∶(2.00±0.20);软组织正位片测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比值为1∶(1.20±0.12)。32例患者中,7例行耳后切口,5例行口内外联合切口,10例行口内切口,3例行耳后切口附加口内切口,7例行咬肌注射肉毒毒素。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术前量化截骨范围,不仅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而且可以使下颌角与下面部和颧部的比例更协调。  相似文献   
47.
中药川芎嗪拮抗内皮素-1致冠脉收缩效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冠脉造影方法观察中药川芎嗪(TMP)对内皮素-1(ET-1)致狗冠脉收缩的拮抗效应。ET-150~100pmol冠脉内给药引起冠脉内径减小17%~20%(P<0.02),伴有心电图缺血改变。实验组静滴TMP80mg/kg后,冠脉内径增加20%(P<0.03),而且再给相同剂量ET-1未引起冠脉内径减小,也无心肌缺血发生。可见,ET1可引起冠脉收缩及心肌缺血,TMP能扩张冠脉并拮抗ET-1的冠脉收缩效应,防止心肌缺血发生。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观察手部无人区肌腱损伤患者一期修复后手功能恢复状况,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的合适时间和方法.方法将58例(108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手部无人区肌腱损伤进行一期修复,并在48~72 h后开始运用Kleinert氏手功能支具控制性训练,辅助各种物理治疗,部分运用连续被动运动(CPM)机训练4~12周,采用完全主动活动(TAM)系统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随访42例(85指)患者,随访时间5月~3.8年.TAM系统评价获得优22例、良8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71.43%,有效率为88.09%.结论手部无人区肌腱损伤经一期修复,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手功能恢复,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康复训练与其感觉恢复的关系.方法1997~2002年39例断指再植成活者,其中19例做完整感觉康复训练(训练组),即术后8周以视觉代感觉训练2周,第10周起采用传统的感觉训练12月,并在4、8、12月分别进行手感觉和二点分辨觉测定.以另20例未经完整感觉训练的断指再植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4月时二组感觉功能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8、12月时训练组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前者感觉功能优良S3+ S4达89.5%,对照组优良S3+为22%.结论完整的感觉康复再训练能够促进再植指感觉功能的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将瘢痕改型术应用于片状瘢痕挛缩的松解,以获得持久可靠的松解效果.方法25例28处片状瘢痕挛缩患者,按垂直轴线瘢痕挛缩改型松解术的逆过程,在片状瘢痕内设计局部皮瓣,转移后缝合.结果28处瘢痕改型显示效果良好,均未发生瘢痕瓣坏死,瘢痕松解后,相关的面部五官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颌颈、四肢部位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结论逆向瘢痕改型术可有效应用于已成熟软化,呈轻、中度挛缩的片状瘢痕的松解,避免了取、植皮术的各种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