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观察慢病毒载体中不同启动子指导的突变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HSV1-sr39TK)基因在小鼠T淋巴细胞内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比较对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的敏感性。方法用亚克隆技术将PCR扩增的HSV1-sr39TK基因分别连接至慢病毒载体不同启动子后,然后在HSV1-sr39TK基因后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连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报告基因;采用三质粒包装系统包装病毒,将病毒感染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ConA)激活的小鼠淋巴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RT-PCR法鉴定HSV1-sr39TK和GFP基因在小鼠淋巴细胞的表达,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观察感染不同病毒的淋巴细胞对前体药物GCV的敏感性。结果不同启动子指导的HSV1-sr39TK及GFP基因均可在小鼠淋巴细胞表达,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驱动表达能力最强,磷酸甘油激酶(phosphoglycerokinase,PGK)启动子最弱。感染含CMV启动子病毒的淋巴细胞对GCV的IC50值最小。结论在小鼠淋巴细胞内CMV启动子驱动的慢病毒载体HSV1-sr39TK基因表达最强,对前体药物GCV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42.
小干扰RNA是一种依赖Dicer酶的长度为21~23nt的双链RNA,它具有很强的基因关闭功能,能够介导RNA干扰作用,降解特定的靶mRNA,在基因功能分析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又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大热点,为临床病毒感染和肿瘤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3.
潘秀英  李敏 《中医药研究》2012,(10):1279-1280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脑心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脑心通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口服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稳定期急性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脑心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利用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株,建立荧光标记的小鼠白血病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将EL4/DsRed细胞以低剂量(5×102/只)、中剂量(5×103/只)、高剂量(2.5×104/只)经尾静脉注入经清髓照射的C57BL/6小鼠体内,同时接种骨髓细胞5×106/只,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组织病理等方法鉴定小鼠成模情况。结果 C57BL/6小鼠接种不同剂量EL4/DsRed细胞后白血病发病率达100 %,移植后第2周FCM示受鼠肝、脾、骨髓和外周血中有大量EL4/DsRed细胞;各组组织器官病理检查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浸润。结论 用DsRed标记的EL4细胞以5×102/只植入C57BL/6小鼠,即可成功建立荧光标记的小鼠白血病模型,可为白血病发病机制、微小残留病检测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5.
背景: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7, CCR7)是树突状细胞从外周迁移至淋巴系统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启动和调节者,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不表达CCR7,因此利用携带CCR7基因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以更好地诱导免疫耐受。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CCR7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采用RT-PCR扩增小鼠CCR7基因并克隆至pCR-Blunt载体。将CCR7 DNA片段及IRES-GFP连入慢病毒转移质粒LV-Lac,生成重组慢病毒质粒LV-CCR7。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慢病毒系统3质粒(重组慢病毒质粒LV-CCR7、包装质粒     ΔNRF及包膜质粒pVSVG)共转染包装慢病毒,重组慢病毒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流式细胞术鉴定CCR7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扩增出小鼠CCR7 DNA片段并克隆至pCR-Blunt载体,亚克隆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LV-CCR7,经3质粒包装系统感染293 FT细胞后,24 h于荧光显微镜下均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阳性表达,病毒滴度为108 U/L以上,获得携带CCR7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慢病毒颗粒可有效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荧光显微镜可见大量GFP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达50%,流式细胞术检测到CCR7蛋白表达,LV-CCR7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仍保持在未成熟状态。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携带小鼠CCR7基因绿色荧光慢病毒载体LV-CCR7,并可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细胞中表达。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7;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慢病毒载体;真核表达;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1.029  相似文献   
4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1年,苏州市大力推进糖尿病管理工作并取得显著效果,但是在实地调研中,还存在一些有碍于全面、顺利开展糖尿病社区管理的问题。拟对苏州市J社区糖尿病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加以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糖尿病社区管理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随着对CD4+T细胞研究的深入,对Th1和Th2细胞的免疫生物学活性及免疫调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CD4+T细胞新亚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Th17细胞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尤其是细胞的分化调节、功能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就CD4+T细胞各亚群的生物学特征及分工、亚群间的相互调节、免疫应答与疾病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介导树突状细胞成熟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与其结合可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维持树突状细胞于不成熟状态,诱导免疫耐受.目的:构建含有人sTNFR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sTNFR1基因片段,亚克隆至慢病毒转移质粒pXZ208,通过IRES连接eGFP报告基因,建立双顺反子慢病毒转移质粒,命名为pXZ9-sTNFR1,DNA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293 FT细胞,根据报告基因eGFP测定病毒滴度.采用小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体外培养扩增C57BL/6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培养第5天,以pXZ9-sTNFRl重组慢病毒上清感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RT-PCR检测感染后sTNFRl转录,Westernblot法检测sTNFR1蛋白表达,观察sTNFR1基因修饰及脂多糖刺激后树突状细胞的表型特征.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XZ9-sTNFR1,转染293 FT细胞24 h后观察到eGFP表达,病毒滴度在10~6U/L以上.RT-PCR显示pXZ9-sTNFR1感染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sTNFR1呈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sTNFR1蛋白存在于感染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培养上清中.培养第5天的树突状细胞低表达CD40、CD86、CD80和MHCⅡ类分子,脂多糖刺激后,高表达MHCⅡ类分子和CD40、CD80、CD86分子,显示出成熟型树突状细胞表型特征,sTNFR修饰的树突状细胞MHC Ⅱ类分子和CD40、CD80、CD86分子表达水平无变化.提示:①成功构建了负载sTNFR1基因片段及含e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获得了高滴度的重组慢病毒颗粒.②经慢病毒高效转导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sTNFR1 mRNA及蛋白稳定地表达,可以保护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不被外源性脂多糖刺激活化,维持树突状细胞于非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非清除性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是否能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相关死亡和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否能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方法荷L615白血病的615(H-2k)小鼠,于接种白血病细胞后第3天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5Gy),照射当天移植供鼠BALB/c(H-2d)小鼠的骨髓细胞(3×107)和脾细胞(1×107),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分别于移植后第14天和第21天输注供鼠脾细胞(2×107)或移植后第14天输注经氢化可的松(HC)和环孢菌素A(CsA)处理后的供鼠脾细胞(5×107),观察其抗白血病作用.结果移植后第21天输注供鼠淋巴细胞组和移植后14天输注经HC、CsA处理后的淋巴细胞组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分别为(45.1±12.8)d和>50d,而非清除性allo-BMT组为(26.2±3.6)d,第14天输注供鼠淋巴细胞组为(29.3±3.7)d,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无明显GVHD发生.结论非清除性allo-BMT后早期输注经HC和CsA处理的供者淋巴细胞或延迟加用DLI可在减轻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基础上,增强GVL效应,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在诊断良恶性胸腹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RAP-银染定性方法和rrRAP-PicoGreen定量方法,对102例已确诊患者的胸腹水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结果恶性胸腹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良性胸腹水细胞,其定性检测诊断率明显高于细胞病理学。乳腺癌患者胸腹水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卵巢癌、肝癌患者胸腹水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肺癌患者胸腹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肝癌。在良性胸腹水中,感染性胸腹水细胞端粒酶活性高于非感染性胸腹水。结论恶性胸腹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较定性检测更敏感、简便,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