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目的从观察线粒体膜电位角度观察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朊蛋白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线粒体特异性染料罗丹明123荧光标记技术,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依达拉奉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经图象扫描,每个细胞得到20个荧光强度变化数值,并对其荧光变化值进行分析。表明依达拉奉可以使感染PrP106-126后的分化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依达拉奉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具有抗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并且提示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是依达拉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28例中老年人脑血管病后癫痫临床特点的研究,提高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342例脑血管疾病病例中28例继发性癫痫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发病时间,卒中后癫痫发作分为两型,早发型癫痫发作(卒中后两周内发生)16例(5.17%),迟发型癫痫发作(卒中2周以后发生),卒中急性期患者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卒中恢复期。发作形式以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最多15例(53.6%),其次为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9例(32.1%)。早发型癫痫多以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的形式出现,迟发型癫痫多为部分性发作。头 部CT及MRI结果显示病变部位在顶叶最多见9例(32.1%)。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发型癫痫发作形式多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迟发型癫痫其发作形式多为部分性发作。  相似文献   
54.
复合性眼球穿通伤会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必须及时正确处理,才能获得良好的预后。现将我们1993年1月至1995年4月收治的复合性眼球穿通伤病人58例的临床治疗情况作一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5.
自1937年Fineboom对屈光不正病人创用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以来.临床已有50余年的历史。1964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问世,为接触镜开辟了新的领域,据1989年统计,我国约有100万人配戴接触镜。角膜接触镜有其独特的优点,不但可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还可用于多种眼病的治疗及美容,但亦可引发许多眼部并发症。1993年3月至1994年2月.我院眼科门诊诊治了8倒固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病变的病例,年龄为17岁~30岁,其中男性2例(平均22.5岁),  相似文献   
56.
朊蛋白病是一类慢性进行性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继癌症、艾滋病后又一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该类疾病临床罕见,其致病因子—传染性朊蛋白(scrapieprion protein,PrPsc)作为新的致病因子已引起极大关注。人类朊蛋白病包括Creutzfeldt-Jakob病(CJD)、Kuru病、Gerst  相似文献   
57.
前庭性偏头痛是头晕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对初级医疗保健的负担较高,造成患者工作时间缩短、生产力下降、社会财政成本显著增加等危害。前庭性偏头痛诊断主要依据偏头痛和前庭功能下降的相关临床表现。目前,前庭性偏头痛相关血清学指标缺乏特异性,但认为与5-羟色胺下降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升高关系较为密切。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可伴有焦虑抑郁状态,长期反复发病可以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此外,近年相关基因组学研究文献报道较多,但与该类疾病的相关性也有待于明确。  相似文献   
58.
前庭性偏头痛(VM)是前庭症状与偏头痛共存的良性复发性头晕。VM发病率较高,目前为止临床对VM的认识尚不足,误诊、漏诊率高。近年来,VM诊断有泛化的趋势,不利于VM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文中对VM的发病机制以及VM作为一种离子通道病的假说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从细胞存活率角度观察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朊蛋白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MTT法,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的依达拉奉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存活率改变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依达拉奉(15、30、45、60μmol/L)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均有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保护作用更加明显,呈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结论 依达拉奉对PrP106—126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具有抗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感染PrP106—126后的分化PC12细胞的存活率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0.
脑卒中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它影响着全球约1500万人,其中有60%的脑卒中患者死亡或遗留永久的残疾.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生活在社区,需要家庭照顾者(主要是他们的配偶)给予帮助.然而,脑卒中导致的功能缺损和各种相关因素阻碍了患者的康复,并使得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存质量下降.本文对影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从而为制定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