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患者女,86岁,因反复心悸2年,伴气短、不能平卧3天入院。既往有快速房颤病史。临床诊断: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衰竭,心功能Ⅲ级;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入院后曾作三份心电图(ECG),均表现心房增大,左室肥厚劳损,且U波显著,呈现低钾血症改变。但三份ECG的主导节律不同。第一份ECG为房颤,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偶尔有心房激动下传心室,致心室率不绝对匀齐,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50次/  相似文献   
102.
Merlin  C.  Thomas  Milla  Rosengaerd  -  Barlund  Vashti  Mills  李龙凯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2):1987-1987
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促进糖尿病微血管病的进展,但是在糖尿病肾病(DN)各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血脂成分并不相同。本文旨在研究血脂异常类型与1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12导动态心电图在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动态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LQT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9例,监测动态心电图,动态评价静息和运动中QTc间期和QT离散度(QTcd)的变化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LQTS组,最大QTc0.60±0.07s,正常对照组,最大QTc0.45±0.03s(p<0.05);平均QTc0.52±0.05s而对照组为0.42±0.02s(p<0.05);QTcd0.17±0.07s而对照组为0.06±0.04s(p<0.05)。LQTS组1例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发作前可见T波电交替现象。5例患者监测动态心电图4~9年,QTc间期和QTc离散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LQTS患者,QTc均明显延长,QTcd明显增加,且不受心率影响;长期监测动态心电图没有发现QTc的逐年变化,病情加重期间动态心电图记录到T波电交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动态心电图是LQTS的评估、监测必不可少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104.
105.
影响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 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旨在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 ,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同期内 (相距时间 <1周 )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 83例 ,男 6 4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5 2± 10岁。运动试验阳性诊断标准为运动中或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 0 .1mV且持续 1分钟以上 ,或呈损伤缺血型抬高≥ 0 .2mV。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狭窄≥ 5 0 %为阳性 ,对比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1) 83例病人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 2 2例 ,其中运动试验阳性 13例 (真阳性 ) ,阴性 9例 (假阴性 )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 6 1例 ,其中运动试验阴性 45例 (真阴性 ) ,阳性 16例 (假阳性 )。 2 ) 6 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中女性 18例 ,假阳性 4例 (2 2 .2 %) ;男性 43例 ,假阳性 12例 (2 7.9%)。总假阳性率为 2 6 .2 %。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 9例假阴性 ,假阴性率为 40 .9%。 3) 13例真阳性组病人 7例在ST段发生缺血型改变同时伴随胸痛症状 (5 3.8%) ,16例假阳性组仅 3例伴胸痛 (18.7%) ,P <0 .0 5。 9例假阴性组 4例出现胸痛 (44 .4%) ,高于真阴性组 8.9%(P <0 .0 5 )。 4)真阳性组病人运动量 (6 .6± 1.8METs)及运动时间 (2 85 .7± 10  相似文献   
106.
记录纸速及不同参数对测量QT离散度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55例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手术前后分别以25和50mm/s纸速所描记ECG的QT离散度,并采用多个表达离散度的参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ECG走纸速度和采用不同参数对QT离散度结果的影响。55例患者,男25例,女30例,平均年龄45±15岁。采用SiemensRECOR12导电生理仪同步描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出院后复查的12导联心电图,手工测量QT离散度,采用七个参数进行评价:(1)QT离散度(QTd)=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2)校正QT离散度(QTcd)=QTcmax-QTcmin(QTc=QT/RR);(3)相对QT离散度(CV)=QT标准差/QT均数×100;(4)导联校正QT离散度(aQTd)=QTd/测量导联数);(5)QT间期的标准差(SD);(6)JT离散度(JTd)=JTmax-JTmin;(7)校正JT离散度(JTcd)=JTcmax-JTcmin。结果表明以25mm/s纸速记录ECG测得的QT离散度参数与从50mm/sECG测得的相对应参数间显著相关,其中JT间期离散度相关性优于QT离散度,JTd25与JTd50间的相关系数为0.749,QT  相似文献   
107.
血钾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传导性和自律性,是以心肌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不均匀分布及其跨膜运动决定了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其中钾离子浓度决定了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水平及动作电位的复极过程,因而血钾的变化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有着重要影响.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功能的意义.方法52例冠心痛患者,其中心绞痛24例,心肌梗死28例,于PCI术后行运动试验检查,总结并分析其运动试验结果.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运动心电图阳性率为23.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于心肌梗死急性期进行的PCI效果最好.结论PCI术后运动试验阳性可能与不全血管重建、冠状动脉储备受损或恢复正常的左室功能有关.运动心电图对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运动耐量、心脏功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应用GFS 24Y试剂盒,对中国广东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共584个无关男性样本进行24个Y-STR基因座分型,统计其基因座、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并分析其群体差异。方法采用磁珠法提取样本DNA后用GFS24Y试剂盒扩增,3130XL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得了中国广东汉族与新疆维吾尔族共584个样本24个Y-STR基因座的分型结果及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资料。在广东汉族群体中,各基因座的基因多样性(GD值)为0.560 6~0.963 9,由24个基因座组成的单倍型共有299个,单倍型多样性(HD值)为0.999 93;在新疆维吾尔族中,GD值为0.443 9~0.957 9,共观察到282个单倍型,HD值为0.999 85。两个民族未观察到共有单倍型。通过两个群体间的比较,共有22个Y-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差异(P0.05),各基因座在两个民族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000 767 9(DYS481)~0.247 946(DYS520)。结论 24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广东汉族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均有较高的多态性,并显示出明显的民族特征,在法医亲权鉴定和个体识别、群体遗传学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应用D T I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神经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01—2013‐12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的12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60例,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前后分别测定DTI的FA值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FA值及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受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