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3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51.
肺癌是目前人类死亡的常见原因 ,如何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于 1 994年 3月— 1 999年 1 0月对已失去手术机会的3 0例晚期肺癌患者共行 85次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 ,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简要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0例中 ,男 2 5例 ,女 5例 ,中位年龄 5 6岁 (2 8~ 78岁 )。全部经组织学和细胞学确诊 ,其中鳞癌 1 9例 ,腺癌 7例 ,小细胞癌 4例 ;癌肿大小 5~8cm ,平均 6cm ;按国际肺癌分期标准 (TNM) ,Ⅲa期1 8例 ,Ⅲb期 7例 ,Ⅳ期 5例。1 2 方法 :支气…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手术保留骨瓣与去骨瓣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31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叶出血量均超过30 mL。31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清除血肿加去骨瓣组(DC组,12例)和单纯清除血肿并保留骨瓣组(HR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术前脑叶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手术距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预后、运动与认知改善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术前脑叶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手术距发病时间、术后运动及认知改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C组住院时间长于HR组,HR组术后3个月的预后优于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如果手术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可能并无必要。保留骨瓣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  相似文献   
153.
154.
目的:前瞻性评价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19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术前顿服氯吡格雷300mg(300mg组,n=108)或600mg(600mg组,n=111)。比较两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术前/术后生化指标、术后3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和蛋白C(PC)情况以及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CK-MB/TNI)均无统计学差异。利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法,与300mg组相比,600mg组抗血小板作用显著增强[ADP~2h:(47.3±20.8)%对(55.7±17.8)%,P0.01;ADP~4h:(41.1±21.1)%对(49.5±18.8)%,P0.01;ADP~6h:(34.8±16.4)%对(43.5±14.7)%,P0.01],术后即刻CK-MB[(4.4±4.7)ng/ml对(6.7±5.6)ng/ml,P0.01]、TNI[(0.4±1.6)ng/ml对(0.9±2.1)ng/ml,P0.05]和TIMI0~1级血流发生率(1.8%对6.5%,P0.05)均明显降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600mg组术后30d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300mg组(97.3%对9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00mg氯吡格雷治疗是降低术后30dMACE发生率的独立决定因素(OR=0.18,P0.01)。300mg组与600mg组的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1.9%对3.6%)、严重出血(0.9%对0%)、轻度出血(0.9%对2.7%)、输血(0%对0.9%)、血小板减少症(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00mg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能显著改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亚砷酸治疗过程中,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对降低类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观察收治的27例APL患者中,治疗过程中出现或未出现类RAS者在初诊时WBC计数、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的差异,以及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患者类RA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出现与未出现类RAS患者在初诊时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上升速率、WBC上升最高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与≥20×109/L时加用降白细胞药物类RAS发生率分别为30%与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应用降白细胞药物可减少APL患者应用业砷酸治疗过程中类RAS的发生,降低诱导缓解过程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围术期心肌细胞电生理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行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9例,男33例,女3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 μg/kg及维持剂量1 μg·kg-1·h-1(D1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 μg/kg及维持剂量0.5 μg·kg-1·h-1(D2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及维持剂量0.5 μg·kg-1·h-1(D3组)和生理盐水负荷剂量50 ml/h输注10 min及维持剂量10 ml/h(C组)。于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使用前(T1)、负荷剂量完成时(T2)、手术结束即刻(T6)、入PACU后1 h(T7)、术后24 h(T8)、术后48 h(T9)、术后72 h(T10)及术后1个月(T11)时采集12导联心电图,记录QTc间期,计算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于T1、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30 min(T4)、手术开始1 h(T5)、T6、T7时记录心脏循环效率(CCE)等心功能指标。
结果 与C组比较,T2时D1组和D2组QTc间期明显延长(P<0.05),T7、T8时D3组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T8时D3组iCEB明显减小(P<0.05),T2时D1组和D2组、T3时D1组CCE明显减小(P<0.05)。与D1组比较,D3组T2、T6、T7、T9、T10时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T8时iCEB明显减小(P<0.05),T2—T4时CCE明显增大(P<0.05)。与D2组比较,D3组T2时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T8时iCEB明显减小(P<0.05),T2—T3时CCE明显增大(P<0.05)。
结论 全身麻醉手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及维持剂量0.5 μg·kg-1·h-1可维持患者围术期心肌电生理的稳定,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不影响心脏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表达和疾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6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suPAR水平。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组、未缓解组及复发组的suPA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和复发组显著高于缓解组(P〈0.05)。结论: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suPAR水平对判断患者的临床状况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8.
36例献血者献血后网织红细胞检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CD87(uPAR)的表达及其在诊断急性白血病分型、指导预测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41例初治的AML患者(包括M12例,M217例,M45例,M517例),应用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CD87阳性与CD87阴性患者在临床表现、染色体异常及完全缓解率间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完全缓解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果41例AML患者,26例CD87阳性表达,CD87阳性与CD87阴性AML患者比较肝肿大比例分别为73%与40%,(P<0.05),而淋巴结肿大、脾肿大比例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倾向比例分别为77%与46%,(P<0.05);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分别为73%与40%,(P<0.05);1疗程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0%与73%,(P<0.05),CD87阳性是导致患者完全缓解率低的独立因素。结论CD87表达有助于AML的诊断,CD87阳性与疾病进展包括浸润、出血、缓解率低等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前瞻性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室功能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将145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2组基础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和PCI结果、住院期及术后第90天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结果:2组基础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及PCI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住院期的EDV、E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5[(134±28)ml∶(146±46)ml]、P<0.05[(67±17)ml∶(81±36)ml]、P<0.05[(49±7)∶(45±9)%];术后第90天的EDV、E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5[(147±31)∶(158±62)ml]、P<0.05[(61±20)∶(79±41)ml]、P<0.01[(58±8)∶(51±9)%]。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术后第90天MA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分别为5.5%∶15.3%及6.8%∶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OR=0.76,P<0.05)、年龄<65岁(OR=0.83,P<0.01)、住院期LVEF≥0.5(OR=0.49,P<0.05)是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显著改善住院期和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s)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DC-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的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治疗组,同期相同入组标准的单纯化疗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等。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基线水平一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90%)]明显高于对照组DCR(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275 d vs.212 d,治疗组PFS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KPS)评分下降者,治疗组较对照组少(P<0.05),未见不可耐受不良反应。结论自体DC-CIK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模式,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疾病控制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