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利用原位 D N A 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及 S 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肝硬变和肝细胞癌( H C C)组织中凋亡细胞,p53 , bcl2 蛋白和 P C N A 的表达。结果显示: H C C 与肝硬变组织比较,凋亡细胞密度低, P C N A 阳性细胞密度高,p53 和 bcl2 蛋白阳性强度高,且均与 H C C 分化程度有关。提示p53 和 bcl2 蛋白可能是通过其过度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失衡,并以“选择性细胞增殖”形式导致 H C C 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豆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全吉淑  尹学哲  金明  沈明化 《中药材》2003,26(9):654-656
目的:研究大豆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EC3.2.1.20)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18反相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大豆胚轴分离大豆皂苷,比色法测定大豆皂苷单体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大豆皂苷具有很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且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其中B类、E类和DDMP皂苷的抑制作用为最强,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0-40μmol/L;A类皂苷的抑制作用则较弱。结论:大豆皂苷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经常食用可能有助于延缓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13.
给绝经期后女性补充雌激素可有效地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妇女各种中老年疾病等。然而近年国外已有研究指出,长期持续激素替代治疗(HRT)可增加乳腺癌发病的风险,但国内目前此类报道颇少。现就本组收治的9例联合雌孕激素替代治疗与乳腺癌发生的可能相关性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沈明  姚静宇 《河南中医》2012,32(9):1188-1189
目的:观察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夏季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炙麻黄、杏仁、地龙、防风、柴胡、甘草等)治疗本病48例,日1剂,分3次温服,14 d为1个疗程。结果:48例中,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夏季哮喘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本院经B超确诊巨大右房粘液瘤一例,已手术摘除。现报告如下。男性60岁患者。主诉反复头晕、心悸6年,下肢浮肿3年,于1979及1982年曾两次住院诊为“冠心病”及“风心病”。本次住院(1986年2月15日)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房底部有一蒂长1.0cm之巨大活动云雾团块,舒张期坠入三尖瓣口内,诊断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危险评分。 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计1 007例接受PCI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75岁)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危险评分模型。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计527例接受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75岁)病例资料作为验证组,对该危险评分模型进行验证,检验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判断其预测及判别性能。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7个独立危险因素最终入选PCI危险评分模型并赋予相应分值如下:急诊PCI治疗(3分)、肾功能不全(2分)、左主干病变(2分)、糖尿病(1分)、急性心肌梗死(1分)、C型病变(1分),植入支架≥3枚(1分)。验证提示该危险评分对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及校准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586)。 结论 最终建立的PCI危险评分包括7个危险因素,各因素得分为1~3分不等,总分共11分。该PCI危险因素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家兔梗阻性无精症的动物模型,为男科医生“显微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术”技能的培养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 依据月龄、体重及精液分析结果,筛选出38只健康5~6月龄加利福尼亚雄性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对家兔实施“双侧输精管近睾端结扎术”,以建立家兔梗阻性无精症模型.2月后取精检查,无精子发现后,家兔行双侧“显微纵向两针叠套式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术”.术后2~4月内,对每只雄兔每月连续采精3次,每次间隔3d,连取3月结束实验.运用SCA精液分析仪行精液分析,并记录主要精液参数;若未见精子,先对精液标本离心处理,在高倍镜下检查精子有无,记录最终结果.结果 (1)家兔梗阻性无精模型建立实验中,1例家兔因睾丸附睾坏死、伤口感染死亡;1只因麻药推注速度过快,心脏骤停,余36例梗阻模型的建立进行顺利,术后无发热,元腹泻等; (2)吻合部分,2只家兔因为单侧输精管近端回缩与睾丸鞘膜、精索粘连严重,而只行单侧吻合,余34只实验进行顺利; (3)术后4月内,行精液分析辅助离心后检测,其结果显示:共23只雄兔精液中检测到精子,4只在离心后高倍镜下仅检测到少数精子而无精液分析结果.另3例中途曾检测到精子,继续实验又未见精子.结论 显微输精管附睾管吻合动物实验具有具有微创、简易、安全的特点,可作为临床男科医生开展“显微镜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术”前的一种良好技能训练平台.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