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再次椎体成形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再次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处理首次PVP术后疼痛不缓解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症并椎体压缩骨折9例共9节行PVP治疗后疼痛不缓解,其中轻度压缩3例、中度以上压缩6例,包括合并囊性积液4例4节和粉碎性压缩2例2节;椎体转移性肿瘤4例共5节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2~4个月疼痛复发。均采用再次PVP治疗,术后CT观察PMMA分布状况和有无渗漏,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再次PVP技术均成功,再注入PMMA量平均为4.8ml,随访1~18个月,CR10例、PR3例。CT证实椎体周围PMMA渗漏2例,但无一例出现临床症状。2例椎体转移肿瘤分别于再次PVP后4、5个月死亡,但无明显相应病变椎体平面疼痛。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后疼痛不缓解及椎体内转移性肿瘤疼痛复发者,再次PVP的疗效显著。关键技术是经椎弓根穿刺至椎体内致痛区并充分充填PMMA。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温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电针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和日本骨科学会治疗评分(JOA)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和下腰痛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简式McGill疼痛评分和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1),但观察组McGill疼痛评分和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2/35)和82.86%(6/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温针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是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笔者运用大承气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例,现简介如下: 刁某,男,27岁,工人。1993-4-27初诊。 该患者十天前,因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术后自感中腹部疼痛甚,且疼痛逐渐加重,并伴恶心,呕吐,不排气。经介绍请中医诊治, 查体:T37.4℃,P68次/分、R18次/分BP20/12KPA,神志清楚,痛苦面容,腹部隆起,时可见肠型,腹肌紧张,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舌质红,苔厚黄,脉沉弦。  相似文献   
24.
直接法CO2门静脉造影术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脾穿刺门静脉CO2鄄DSA造影效果及其对肝脏肿瘤侵犯门静脉的评估价值。方法21例患者,原发性肝癌15例,转移性肝癌6例。以26G超细针在B超引导或透视定位下经皮穿刺至脾内,行CO2鄄DSA。结果19例清晰显示门静脉4级以上分支,图像质量优,门静脉分流显示清晰。9例门静脉分支受压移位,2例门静脉主干阻塞,2例肝内门静脉左支主干阻塞,1例门静脉左支主干严重狭窄,3例胃底静脉曲张,1例失败。术中8例患者无任何不适,10例患者有轻度腹部不适,2例有恶心感,1例腹痛,B超示脾包膜下血肿。结论经皮细针穿刺脾实质CO2鄄DSA可以清晰地显示门静脉及分支结构,显示肿瘤对门静脉分支的压迫或门静脉内癌栓,手术简单、快捷、创伤小,熟练的操作可避免风险。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动物实验选用家猪2只,选择L3 -4、L4 - 5椎间盘全麻下行标准IDET治疗,术后即时、1、2周分别行MRI检查,于术后1、2周分别各处死1只动物,行大体及组织病理检查。临床应用选择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 3例(总计2 9个椎间盘,病变范围在L2 - 3~L5 - S1 ) ,进行IDET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0 1 0 )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只家猪4个椎间盘成功建立标准IDET模型,术后活动正常,即时MRI无异常信号改变,术后1、2周MRI示治疗椎间盘T2W髓核中心高信号体积缩小,周围呈明显低信号改变,1周后病理示髓核变性收缩,局部纤维环增厚,神经根及硬膜囊未见损伤。2 3例临床患者中2 9个椎间盘成功行IDET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3个月随访VAS分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0 1 ) ,有效率分别为6 5 .3%、78.9%。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