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结肠息肉最常见。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可通过内镜对息肉行摘除术。我院自2005年5月至现在对50例大肠息肉采用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我院行急诊内镜治疗的病例特点及经验,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日常工作以及特殊时期的防护和洗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2月21日至03月25日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实施内镜下止血诊疗的4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且收集2019年02月21日至03月25日内镜下止血诊疗的21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住院时间、流行病学特点史、内窥镜诊疗技术、内镜术者及助手的防护、内镜相关设备和器械消毒方案。结果:疫情期间静脉曲张内镜下诊疗数为46例,入院前14 d无流行病学和特殊接触史。2019年同期内镜诊疗数为21例,数量增加119. 0%。由其他医院转入患者20例,2019年由其他医院转入患者11例,转诊数量增加81. 8%。46例患者中,临床医嘱下病危患者数量为10例,占患者总数21. 7%; 2019年同期患者下病危3例,占患者总数14. 3%。疫情期间住院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10例,占患者总数21. 7%; 2019年同期行急诊内镜下止血3例,占患者总数14. 3%。疫情期间行三腔两囊管置入患者15例,占所有患者32. 6%; 2019年同期三腔两囊管置入患者5例,占所有患者23. 8%。2019年同期行曲张静脉内镜下诊疗活动时,两组之间的平均治疗时间间隔为30 min,中间为内镜消毒、内镜一次性医疗用品更换等;疫情期间两镜下诊疗平均时间间隔为64. 3 min,时间增加114. 3%。疫情期间外地患者下降8. 9%。疫情期间,因曲张静脉死亡患者1例,医护管理人员均未出现发烧、咳嗽或肺部感染。结论:新冠疫情期间,内镜下诊断和治疗静脉曲张病例增多,急危重症患者明显增多,消毒洗消时长明显延长,异地住院患者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利那洛肽方案、聚乙二醇电解质方案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分析利那洛肽在肠道准备中的辅助应用价值。[方法]对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利那洛肽组(319例)和对照组(334例)进行肠道准备,利那洛肽组采用利那洛肽290μg+聚乙二醇电解质2 L方案,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3 L分2次服用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肠道准备中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排便次数和末次大便性状等资料,结肠镜操作医生采用单盲原则对镜下各阶段肠道的清洁度和泡沫程度进行评分。应用SPSS23.0软件对2组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那洛肽组第2阶段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2组的总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那洛肽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清洁度、及肠道清洁度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那洛肽组恶心、头晕、口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利那洛肽方案各阶段肠道清洁度均与末次大便清澈度呈正相关。[结论]利那洛肽可辅助用于肠道准备,可减少传统肠道准备药物的剂量、减少饮水量、减轻肠道准备不适症状,从而促进肠道准备的舒适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3 C-嘧噻西啶呼气试验(13 C-Methacetin breath test,13 C-MBT)作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指标,探索其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本院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类型入组.于入院后接受13 C-MBT及其他基本检查,并记录显效时间、13 C-MBT相关结果.通过描述性分析,比较入选患者CTP分级和13 C-MBT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患者的13 C-MB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入选的患者Child A组15例,Child B组40例,Child C组30例,肝储备功能Child A组(M=0.40)大于Child B组(M=0.22)大于Child C组(M=0.11),与显效时间呈负相关;按照病因分类,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有6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有17例,与健康对照组(10例)相比,两组肝储备功能均减弱(P<0.01),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储备功能高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组(M=-0.16)(P<0.01);对MVmax40,CUM40,CUM120相互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乙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组(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健康对照组明显大于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低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组.结论:13 C-MBT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高,且为无创、便捷的检测方法,通过动态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并结合临床相关血液检查,可作为监测及预后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使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评估内蒙古西部地区人群中胃癌发病现况。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患者的基本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 008例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检测,依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组,分为低、中、高危组3组,各组患者均行胃镜检查,评估入组患者胃癌发病率。结果: 11 008例胃癌风险人群中,低、中、高危组胃癌检出率分别为0.67 %、1.46 %、9.13 %,高危组的胃癌检出率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危组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0.61 %、1.19 %、7.21 %,高危组的早期胃癌检出率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在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蒙古西部地区人群的胃癌患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适用于内蒙古西部胃癌高危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13C-嘧噻西啶呼气试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诊断过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非酒精性脂肪肝83人,健康志愿者20人。检测所有人的13C-MBT,根据8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级(轻、中、重度)。检测83例脂肪肝患者与10例健康对照组的13C-MBT、PT、TBIL、ALB。与影像学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根据影像学结果分级轻、中、重度的脂肪肝患者,通过13C-MBT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储备功能的结果,发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据了解全球每年新患宫颈癌的人数超过50万人,已成为继乳腺癌之后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第二大杀手.经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及分子生物学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s)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s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病因学关系.  相似文献   
18.
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此项检测目前方法众多,本研究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微量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射频导管球囊注气与注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因GERD而接受微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射频导管球囊注气组45例和射频导管球囊注水组35例。对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脱点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治疗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结果注气组和注水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GERD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注气组的脱点率0.36%(13/3600),注水组的脱点率为0.32%(9/2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组手术时间较注气组短[(35±7.4)min比(45±8.6)min,P<0.05]。注水组复苏时间较注气组短[(10±3.4)min比(30±14.2)min,P<0.05]。结论微量射频消融治疗中射频导管球囊注气法和注水法相比较,有效性一致,但注水法可避免呛咳,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