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椎间盘术后腰椎间隙感染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表现、症状特征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评估病灶清除并局部抗菌药物冲洗引流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999年9月-2011年9月入住骨科的9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均采用病灶清除、局部抗菌药物冲洗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为6个月~6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原病变部位腰椎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未见感染复发,工作和劳动能力均恢复正常.结论 病灶清除并局部抗菌药物灌洗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治疗效果良好,可用作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过程中,血沉恢复对其疗效的判断具有全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2-Exo)对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小鼠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提取C57BL/6J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收集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培养的上清液,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出M2-Exo。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观察M2-Exo的形态结构及粒径分布;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2-Exo处理的M1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Arginase)的表达。复制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R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M2-Exo组,以正常DBA/1小鼠为对照组。M2-Exo组在首次免疫后第16天及第26天关节腔注射M2-Exo(100 μg/只),发病全过程监测关节炎病变并评分,于第42天安乐处死小鼠。对3组小鼠左后足拍照并测定厚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关节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3组小鼠关节中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iNOS2、CD86、Arginase、CD206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2-Exo为类圆形、有完整的包膜的囊状结构,粒径均值为44.1 nm。M2-Exo处理24 h后的M1型巨噬细胞表达Arginase,不表达iNOS。在RA发病过程中,M2-Exo组小鼠平均关节炎指数(AI)低于模型组(P <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复制第42天M2-Exo组小鼠的足趾关节红肿不明显,活动障碍程度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2-Exo组小鼠关节IL-1β、TNF-ɑ和IL-6水平均降低(P <0.05)。M2-Exo组小鼠关节组织中iNOS和CD86 mRN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 <0.05),而CD206和Arginase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 <0.05)。结论 M2-Exo可能通过重编程炎症M1型巨噬细胞转换为M2型抗炎的巨噬细胞,以缓解RA病情。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蛋白(RANKL/RANK/OPG)系统对保持骨重建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RANKL/RANK/OPG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骨量减少;对RANKL/RANKL/RANK/OPG系统的外源性干预可阻断和逆转骨质吸收.糖皮质激素时RANKL/RANK/OPG系统影响的研究为治疗激素所致骨坏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文拟对近年对RANKL/RANK/OPG系统及其在激素性骨坏死中的病机和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杉树皮外固定夹板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手法操作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采用闭合折顶整复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者17 例,男13 例,女4 例;年龄4~11(7.29±2.34)岁.整复后予以杉树皮夹板固定并随访6 个月,根据末次随访复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