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7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97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966篇
内科学   47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37篇
综合类   1861篇
预防医学   624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639篇
  1篇
中国医学   711篇
肿瘤学   31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评价氯沙坦 (Losartan)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E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轻中度EH初治或已停用降压药物 4周以上患者 ,坐位舒张压 (SiDBP) 95~ 115mmHg ,服氯沙坦 50mg/d或对照药苯那普利 10mg/d ,于 4周末SiDBP >90mmHg者剂量加倍 ,继续服用 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 2、4、6、8周末测血压并记录症状、体征。结果  8周末氯沙坦组有效率 71.4 3% ,苯那普利组 50 .0 0 %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 (P >0 .0 5)。 8周末氯沙坦组SiSBP/SiDBP下降 (32 .71± 14.2 0 ) / (13.19± 8.4 5)mmHg ,苯那普列组下降(18.2 0± 15.78) / (6 .85± 7.71)mmHg ,降压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服药 4、6、8周末血压下降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咳嗽发生率氯沙坦 (4 .76 % )明显低于苯那普利 (30 .0 0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氯沙坦 50~ 10 0mg/d治疗轻中度EH疗效确切 ,耐受性好 ,咳嗽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转换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92.
329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重癌发生率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3292例原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多重癌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0年1月一2001年1月11年间在我院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292例进行分析。结果:3292例原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多重瘤73例(2.22?。男56例.女17例(3.29:1,P<0.01)。同时癌16例(21.92?,异时癌57(78.08%)例(P<0.01)。二重癌64例(87.67?,三重癌7例(9.59?,四重癌2例(2.74?。多重癌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原发胰腺癌7例(10.29?、食道癌16例(2.73?、肠癌22(2.40?、胃癌25(2.15?、肝癌10(1.95?,除胃癌和肝癌外(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计发生部位84处.由高到低依次为肠癌15(17.86?、胃癌14(16.67?、鼻咽喉癌9(10.71?、食道癌8(9.52)、肺癌6(7.14?、膀肮癌5(5.95?、前列腺癌5(5—95%)、肾癌3(3.57%)、肝癌2(2.38?、睾丸癌2(2.38?。结论;对原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提倡特整个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作为一个整体去对待,可以早期发现多重癌,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3.
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轴突的功能恢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感觉轴突和运动轴突再生的差异以及比较神经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的效果。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右侧腓神经切断,远侧断端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B组为右侧腓神经切断,即行端端吻合;两组大鼠左侧留作正常对照。HRP染色逆行追踪检测轴突再生神经元。结果:实验侧疹髓前角及脊神经节可见HRP标记细胞,端端吻合效果显著好于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中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94.
用蒿甲醚治疗实验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讨蒿甲醚在急性弓形虫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治疗组实验小鼠在强毒RH株弓形虫感染后给予蒿甲醚灌服,并与未治疗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发病率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发病时间明显延迟;未治疗组小鼠脾细胞受刀豆蛋白A刺激后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高于未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蒿甲醚对小鼠实验型急性弓形虫感染有一定的疗效,并能使宿主感染后的免疫  相似文献   
95.
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的多组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建立中成药质量标准,对黄连解毒汤中的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等4个生特碱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他们的RSD分别为1.717%,1.931%,1.618%,2.300%;回收率分别为96.40%,97.65%,97.52%,97.05%.另外,以4个生物碱的含量比例来表达黄连解毒汤的质和量,为其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多种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方法对PCR的影响,探讨临床组织病理标本理想的DNA提取方法及PCR应用。方法:采用5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应用PCR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Tween 20,NP 40加蛋白酶K法和亚氨基二乙酸法处理标本时PCR结果较为理想。结论:合适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方法可应用PCR进行DNA水平的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
自1860年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主要内容是协助医生诊断治疗,帮助病人解除痛苦、恢复正常功能。以80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以责任制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改革在各医院形成,进入90年代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卫生部积极倡导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模式改革。所谓整体护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把护理程序运用于临床和护理管理中。包括:护理哲理、护士职责与行为评价、病人人院及住院评估、病人标准护理计划及标准护理教育计划、出院指导等内容。整体护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提供…  相似文献   
98.
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治疗以放化疗为主[1] ,但副作用较高。我科于 1 997年 2月至1 999年 8月采用放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 (AD)治疗4 1例鼻咽癌患者 ,在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一般资料1 1 研究对象  79例病理学确诊的鼻咽癌患者 ,男性 6 2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2 2~ 79岁 ,平均年龄5 0 5岁。病理类型均为低分化鳞癌 ,按 1 992’福州会议分期 :Ⅱ期 1 5例 ,Ⅲ期 5 2例 ,Ⅳ期 1 2例。全组患者均未曾作过抗癌治疗 ,治疗前均无心、肝、肾、造血功能障碍 ,白细胞计数均在 4× 1…  相似文献   
99.
笔者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4月协助驻地公安局和交警部门完成 36例死因不明法医尸检病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死者均为福建省南平市所属市区、县公安局和交警部门登记备案的死因不明案 36例。死者男性 30例 ,女性 6例 ;年龄 1/12~ 73岁 ,平均年龄 31.6岁 ,5 0岁以下青壮年占 80 .6 % (2 9/36 )。1.2 方法 :法医在完备履行各种尸检手续和死者亲属签字同意后 ,按程序邀请我院病理科共同完成尸体解剖 ,法医负责提取死者胃内容物等进行毒物排查 ,由笔者医院病理科完成死者待检器官的病理检验分析 ,其过程如下 :…  相似文献   
100.
耳声发射在高危新生儿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某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124名高危新生儿测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耳声发射(DPOAE),对其中一项不能通过者一月后复查,仍不能通过者3个月复查,如仍不能通过行OAE 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明确听力障碍的原因并行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单耳TEOAE异常者28例次,DPOAE异常者33例次,双耳TEOAE异常者26例次,DPOAE异常者23例次。生后第一次查OAE124人,未能通过69人,生后一月复查65人,未能通过者26人;生后3个月复查,未能通过者2人,生后6个月复查,1人未通过,异常率0.8%,经ABR检查为单耳轻度听力损害。结论:(1)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0.8%;(2)对第一次不能通过OAE的婴儿,尚不能断定为听力障碍,要定期复查和随访。(3)应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都进行听力筛查,不能只限于高危儿。(4)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生后虽OAE正常,但需进一步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