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LAK细胞对胃癌细胞KATOⅢ的杀伤过程中,加入单克隆抗体MGb2能产生明显协同作用。我们认为此作用的原理是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此作用随着制备LAK细胞时白细胞介素2(IL-2)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与LAK活性呈平行关系:制备LAK细胞时,IL-2的诱导时间既影响LAK活性,也影响相应的ADCC作用。  相似文献   
82.
噪音避水应激中心理因素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噪音联合避水应激中的心理因素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A, B,C组和对照组.A组大鼠接受避水应激.B组接受噪音应激,C组接受噪音避水复合应激.应激结束后,检测所有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外周血NK细胞杀伤功能.结果:以B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及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均显示,避水组与对照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噪声组的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LPS:0.71±0.11 vs 1.00±0.00,P<0.05; PHA:0.68±0.08vs1.00±0.00,P<0.05):复合应激组刺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LPS:0.4±0.05vs1.00±0.00,P<0.01:PHA:0.46±0.06vs1.00±0.00,P<0.01),且与噪声组也存在差异(LPS:0.4±0.05 vs 0.71±0.11,P<0.05; PHA:0.4±0.05 vs 0.68±0.08,P<0.05).避水组与对照组的NK细胞杀伤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1;而噪声组NK细胞杀伤活性低于对照组(1/10:24.6±11.6 vs 39.5±13.1,P<0.05; 1/20:21.8±9.6 vs 34.6±10.4.P<0.05;1/40: 17.8±7.9vs30.2±10.6,P<0.05);复合刺激组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1/10:17.6±8.3vs39.5±13.1,P<0.01;1/20:14.9±5.8 vs34.6±10.4.P<0.01:1/40:10.2±4.3 vs 30.2±10.6,P<0.01),且与噪声组也存在差异(1/10: 17.6±8.3vs24.6±11.6.P<0.05;1/20:14.9±5.8 vs 21.8±9.6.P<0.05;1/40:10.2±4.3vs 17.8±7.9.P<0.05).结论:应激导致大鼠免疫功能下降,噪音联合避水应激中的心理因素对大鼠免疫系统抑制起一种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明确我国汉族人群中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BD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对131例IBD患者的TNFα和TNFβ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NFα-308 位点基因型频率(15.5%)及等位基因频率(8.7%)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4.1%和2.0%(P<0.01),克罗恩病(CD)患者TNFα-308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患者TNFβ+25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308与TNFβ+2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BD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活动性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308等位基因与UC发病的易感性相关,TNFα-308 的基因多态性与CD的发病无关;TNFβ+252的基因多态性与IBD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克隆Ss-A/Ro 60 ku亚单位编码基因,检测Ss-A/Ro 60 ku亚单位及其变异体在耐药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克隆Ss-A/Ro 60 ku亚单位编码基因,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Ss-A/Ro 60 ku亚单位及其变异体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Ss-A/Ro 60 ku亚单位编码基因,并发现了他的两种变异体,长度分别为52 bp和41 bp.半定量RT- PCR结果显示,Ss-A/Ro 60 ku亚单位在SGC7901/VCR中的表达强度高于SGC7901细胞(P=0.0001),Ss-A/Ro 60 ku亚单位的两种变异体在SGC7901/VCR中的表达强度也高于 SGC7901细胞(P=0.001).结论:Ss-A/Ro 60 ku亚单位及其两种变异体为胃癌多药耐药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85.
目的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疫苗载体,构建基于胃癌MG7-Ag模拟表位的口服活菌疫苗,观察Balb/c小鼠口服免疫后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方法构建MG7-Ag模拟表位和HBcAg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得到模拟表位的口服活菌疫苗。用构建的口服鼠伤寒沙门菌疫苗免疫Balb/c小鼠,以PBS和携带pYA3341空载体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作为对照。初次口服接种6周后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MG7-Ag抗体的滴度。初次免疫后8周时,取免疫鼠脾细胞,以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果,用表达MG7-Ag的小鼠艾氏腹水瘤细胞进行肿瘤攻击实验,观察疫苗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口服疫苗免疫小鼠后疫苗免疫组小鼠血清抗MG7-Ag抗体较PBS和空载体对照组显著增高,三组分别为0.954±0.040,0.653±0.018和0.692±0.012(P<0.01)。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杀伤实验未见显著差异,三组分别为234.7±27.7,183.4±26.0和195.7±8.0(P>0.05)。小鼠艾氏腹水瘤的攻击实验显示:疫苗免疫组中5只小鼠有1只未见肿瘤形成,而对照组小鼠则全部成瘤,且免疫组的成瘤重量为(0.05±0.01)g,明显小于两对照组的(0.10±0.04)和(0.09±0.04)g(P<0.01)。结论以胃癌MG7-Ag模拟表位为基础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87.
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除手术治疗外,目前最常用的是化疗及放疗。但是,由于放疗及化疗对肿瘤细胞缺乏选择性杀灭作用,且有不敏感的肿瘤细胞群体存在,通常疗效不佳。近几年来,由于对肿瘤具有明显选择性的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以及新型交联剂及交联方法的研制成功,肿瘤导向治疗的设想逐渐成为现实。这方面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兴起,并深入发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面广:目前几乎所有先进国家都在进行此项研究工作。其中较出色者如英国Nott-  相似文献   
88.
什么是整合医学?我在全国各地已作过200余场报告。掐指算来,已涉及到40多个临床专业,应该说引起过一次又一次的共鸣。发表的比较系统的文章中,一篇叫“整合医学初探”,发表在《医学争鸣》上;一篇叫“整合医学再探”,发表在《医学与哲学》上;还有一篇是英文的,叫“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已被接收,很快将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上。本篇文章取个什么标题,思来想去,就叫“整合医学纵论”吧。  相似文献   
89.
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中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存在着种种缺陷,比如药物局部释放的不可控制性、全身不良反应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新出现的药物缓释微球(drug-eluting beads,DEB)可以负载着阿霉素应用于TACE中,不仅可以长时间维持化疗药物的局部浓度,达到更高的客观反应率,并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获益。目前,药物缓释微球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更多的相关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本文针对DEB-TACE的特性及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