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41.
助推理论是一种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和积极心理学之上的新兴行为干预理论,目前已在国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干预效果明显。相对于传统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预手段,基于助推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态度要求不高,且不干涉慢性病患者的选择自由,可推广性较强。本文介绍了助推理论的概念、作用机制和分类,并从症状监测、饮食控制、体育锻炼、遵医嘱用药4个方面综述了助推理论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议未来基于助推理论的干预方案从患者自我管理的阻碍因素出发,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干预过程中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以保证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创伤后成长状况,为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15例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进行一般情况和创伤后成长状况调查。[结果]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0.40分±13.38分,与他人关系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不同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经济收入、医保、诊断、家族史、患病时间因素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创伤后成长。[结论]中青年脑卒中病人患病后有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且影响因素较多,在针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要看到病人心理的积极改变。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为提升脑卒中患者夫妻的心理资本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为指导,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对18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5。最终干预方案包括8次干预,23条干预措施。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较好的专家认可度。后续将在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及配偶中应用,评估实施效果,验证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从国外慢性病照顾者教练服务的相关概念、招募条件及培训、指导形式及内容、干预效果等方面对国外慢性病照顾者教练服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照顾者教练服务对我国的启示,为构建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慢性病照顾者教练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慢性病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问题。自我倡权水平高的慢性病患者能够通过收集各种医疗信息,不断获取外部支持,从而主动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照护和治疗方式,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更好地管理自身疾病。国外对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研究已经取得部分进展,而国内对此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该文对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的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正>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1〕。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2〕。2012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指出〔3〕,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和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将慢性病的防治融入日常生活中,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其防治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尤其是体育运动行为状况并不乐观〔4〕,本文拟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行为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干预框架图为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套系统且严谨的框架,强调理论和证据的应用,同时要求明确方案的实践转化策略,具体包括需求评估、明确改变目标和预期目标、设计方案框架、干预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及应用和评价计划制定六大步骤。该方法自提出以来,在健康领域尤其是慢性病健康教育或健康促进项目的开发和调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套重要的指导方法。本文拟从慢性病视角切入,对干预框架图在慢性病健康促进项目开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综合分析其应用人群、应用过程、益处及不足等,以期为我国慢性病健康促进项目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一套规范、系统、科学、严谨的指导框架。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构建居家脑卒中患者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为居家脑卒中患者护理分级提供测评依据。 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质性访谈、专家小组会议拟定指标体系初稿;2018年6月至9月,经三轮专家函询形成指标体系。2018年9月至12月,对210例居家脑卒中患者开展评估,进行信效度检验。 结果 三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为85.00%、89.4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8、0.879和0.879;形成由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和120条评价标准构成的指标体系;量表内容效度指数(CVI)全体一致率为0.733,平均CVI为0.927,各项目CVI为0.83~1.00;整体水平Cronbach α系数为0.928,Guttman Spilt折半系数为0.794,各维度水平Cronbach α系数与Guttman Spilt折半系数均在0.700以上;各指标评分者间相关系数0.492~0.963 (P< 0.05)。 结论 居家脑卒中患者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简单可操作,信效度良好,能较好对居家脑卒中患者进行照护等级评估。  相似文献   
49.
背景 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2016年全球约55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给患者自身、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及其照顾者在康复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痛苦,但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获得社会支持的水平不容乐观。目前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以量性为主,难以深入了解患者及其照顾者的感知体验。目的 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感知社会支持的体验。方法 2018年9-12月采用目的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林山寨社区9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社区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在康复过程中感知社会支持体验共析出3个主题:社会支持来源、种类和阻碍因素。患者感知的社会支持来源于家庭照顾者、其他家庭成员、朋友和社区医护工作者;照顾者感知的社会支持来源于其他家庭成员、朋友和邻居;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种类为信息、情感和工具性支持;照顾者为患者提供的支持为情感和工具性支持,获得的社会支持为情感和信息支持;患者的阻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即寻求认知偏差、需求不被理解、情绪低落,外部因素,即支持资源不足和途径欠缺;照顾者的阻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即寻求意识薄弱、时间有限和性格,外部因素,即支持资源不足和途径欠缺。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应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支持,评估患者及其照顾者的文化背景,明确其需求及认知情况,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持续、有效、动态的社会支持,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市社区105对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照顾者的负担得分为11~77〔平均(38.43±14.22)〕岁;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焦虑、外出工作时间及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担,焦虑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了解其心理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其负担,缓解其焦虑,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