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中药蟛蜞菊乙醇提取物促进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MTT法、L-Dopa氧化法、NaOH裂解法探讨不同浓度蟛蜞菊乙醇提取物作用于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72 h后,对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RT-PCR检测药物作用前后酪氨酸酶、小眼相关转录因子(MITF)等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蟛蜞菊乙醇提取物能促进B16细胞的增殖,促进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和黑色素生成增多;可剂量依赖性上调酪氨酸酶和MITF的mRNA表达。结论蟛蜞菊乙醇提取物可促进B16细胞黑色素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B16细胞增殖、增强酪氨酸酶和MITF的基因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22.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实验性医学基础学科,其实验技术和方法的迅速发展,为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重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使我们培育出的人才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m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f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凋亡率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 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4.
关于建设生物化学开放式实验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建设开放式实验室的设想,并提出了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和实验内容的设计,并对建设开放式实验室的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peptide25 -35, Aβ25-35 )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 Hoechst33258 PI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 RT PCR检测P53和bcl 2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P53和Bcl 2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 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凋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P53mRNA表达以及P53蛋白表达,增加bcl 2mRNA表达以及Bcl 2蛋白表达。结论 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P53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 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体外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常规的去血清培养使细胞同步于G0期,采用终浓度为0~4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24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特异性梯状条带(DNA-Ladder);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与凋亡的时间关系。结果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用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12、24h,荧光染色结果显示24h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DNA电泳结果显示凋亡特异性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去血清培养24h可使约90%PC12细胞停滞于G0/G1期,25μmol/L Aβ25-35诱导组8、16、24h与对照组比较,S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16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Ap峰)。结论Aβ25-35降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存活率,诱导同步化于G0/G1的PC12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随之出现凋亡,提示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7.
梅寒芳  谢朝阳  杨红  祝其锋 《中草药》2006,37(3):405-408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β-淀粉样肽(Aβ25-35)诱导凋亡PC12细胞par-4和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par-4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PC12细胞Par-4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5、10、20、30mg/L)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par-4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结论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par-4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及其有效部位对D-半乳糖结合AlCl3致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2~3个月龄的小鼠,以D-半乳糖联合AlCl3造认知障碍动物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当归芍药散及其有效部位对建模成功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用Y-型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检测后测定小鼠血清中SOD、MDA、GSH-Px和脑内脂褐素的含量,脑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当归芍药散及其有效部位组的小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均显著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芍药散及其有效部位组明显升高损伤小鼠血中SOD活性(P<0.01),降低损伤小鼠血中MDA(P<0.01),明显升高损伤的小鼠血中GSH-Px活性(P<0.01),明显降低小鼠脑中脂褐素的含量(P<0.01);当归芍药散及其有效部位能够改善模型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论 当归芍药散及其有效部位能够有效改善该认知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且具有较为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对该模型小鼠脑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传统实验“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竞争性抑制作用”验证了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有抑制作用,且在抑制剂浓度不变时,加大底物浓度可部分减弱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本文在此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改进加入试剂的量,可以证明以上结论的同时,也让学生直观领会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强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25-35)(hi325弗)诱导凋亡PCI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降低baxmRNA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mRNA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诱导的PCI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