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1.
外阴癌历来均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并非外阴癌的常规治疗方法。其理由在于.已确立的广泛外阴切除术等术式在早期癌治疗上疗效显著。尽管外阴癌位置表浅.易发现,但临床常可以见到因就医不及时、治疗时已为晚期外阴癌的患者。据统计,约1/4的外阴鳞癌患者不宜行手术治疗或出现局部复发。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其治疗选择除放射治疗外,可考虑行辅助或姑息性化疗,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赢得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72.
阴道葡萄状肉瘤四例报告孙明晖谭道彩梁立治原发于阴道的葡萄状肉瘤罕见,我院自1972-1994年收治女性生殖系统肿瘤13367例,同期住院治疗的阴道癌症114例,阴道葡萄状肉瘤4例。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附表。附表4例阴道葡萄状肉瘤患者临床资料1234年...  相似文献   
73.
应用盆腔动脉灌注治疗卵巢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的治疗方法除手术外,化疗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80~1985年8月,我们用盆腔动脉灌注疗法治疗13例经使用全身化疗效果不佳的卵巢癌。本文就应用盆腔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一、临床资料全组13例,其中10例为外院手术加多疗程化疗后盆腔复发,有明确的病理诊断(腺癌6例,无性细胞瘤2例、透明细胞癌和内胚窦瘤  相似文献   
74.
子宫内膜癌介入治疗前后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介入治疗(盆腔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前后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对1991年3月至2002年10月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术前介入治疗,抗癌药物选择CBP、ADM或EPI;全部病例在灌注化疗(2/3量抗癌药物)后,用携带有抗癌药物(1/3量)的KMG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果:9例子宫内膜癌中7例在行1—2疗程的介入治疗后实施手术治疗,其中5例术后标本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淋巴细胞浸润,未见癌细胞,组织学完全缓解(HCR);1例癌细胞绝大部分坏死仅见极少数残存变异的癌细胞,1例癌组织部分坏死,1例Ⅳ期的患者在2次介入治疗后失去手术机会,1例Ⅳ期患者在阴道出血成功止血后46天死于脑转移。结论:介入治疗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使部分患者达到HCR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子宫肉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道成  梁立治  颜笑健  熊樱 《肿瘤》2002,22(4):329-331
目的 了解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 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4例患者总的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4 .4 4 %和 4 3.6 0 % ,复发率为 5 8.96 % (79/ 134)。单因素分析显示 :(1)年龄 <5 0岁者预后好于年龄≥5 0岁者 (P =0 .0 0 0 1)。 (2 )患者的绝经状态与预后有关 ,未绝经者生存率高于已绝经者 (P =0 .0 0 0 1)。 (3)生存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 ,Ⅰ、Ⅱ期患者的生存率高于Ⅲ ,Ⅳ期患者 (P =0 .0 0 5 6 )。 (4)生存率与病理类型有关 ,MMMT患者的生存率低于LMS和ESS (P =0 .0 0 11)。 (5 )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P >0 .0 5 )。 (6 )手术后辅助动脉灌注化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P =0 .0 0 8)。多因素分析显示 :仅绝经状态、手术分期和辅助化疗三个因素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其中手术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P =0 .0 0 0 4 )。结论 绝经状态、手术分期和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三个独立因素。辅助化疗(经盆腔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不仅能减少复发 ,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6.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联合检测血清CYFRA21-1和SCCAg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樱  彭小萍  梁立治  郑敏  李俊东 《癌症》2009,28(1):82-86
背景与目的: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可用于细胞角蛋白19片段的定量检测,可作为多种恶性肿瘤的标记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宫颈癌患者行治疗前血清CYFRA21.1及SCCAg检测,以2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分析其作为诊断参考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两者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CYFRA21-1、SCCAg用于宫颈癌诊断的特异性均为100%。CYFRA21-1、SCCAg升高用于治疗前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36.0%和47.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达到60.0%,与CYFRA21-1单一指标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示CYFRA21-1升高与FIGO分期、肿瘤大小相关:SCCAg升高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CYFRA21-1升高显著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与SCCAg升高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宫颈深肌层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SCCAg升高用于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YFRA21—1(75.0%眦29.2%,P=0.001:55.8%US.26.9%,P=0.024)。联合检测CYFRA21—1对提高SCCAg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2%US.75.0%,P〉0.05;63.5%vs.55.8%,P〉0.05)。结论:CYFRA21-1对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深肌层浸润的价值不及SCCAg。对于宫颈鳞癌患者,SCCAg是首选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7.
子宫颈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和放射治疗,但对中晚期子宫颈癌的治疗,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本文总结我科应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稍晚期子宫颈癌的远期疗效,并就此法进行讨论。一、资料和方法本文回顾1978年1月~1980年12月应用根治性手术联合盆腔动脉灌注抗癌药治疗稍晚期子宫颈癌28例的五年生存率,并与同时期相应临床期别的、采用单纯系统放疗(腔内镭疗加钴~(60)体外照射)124例及单纯根治性手术治疗(如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者补充钻~(60)放疗)的69例子宫颈癌进行对照,以估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78.
单纯应用手术的年代,绒毛膜癌(下称绒癌)的疗效极差,采用化学药物治疗绒癌和恶性葡萄胎(下称恶葡)以来,近期疗效不断提高,达到比较满意的阶段。我科1960~1973年有计划治疗绒癌119例,恶葡90例,共209例。大多数病例应用几种治疗方法或几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MMP-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 8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MP-2蛋白不表达或低表达.上皮性卵巢癌中,MMP-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表达率为50.6%.MMP-2高表达与肿瘤晚期、瘤细胞的低分化、肿瘤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上调.MMP-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0.
卵巢癌二次剖腹探查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癌二次探查术是指卵巢癌患者在首次根治性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已完成计划的化疗、临床及实验室辅助检查均未发现病变 ,为患者进行的二次剖腹探查[1 ] (简称为二探术 )。本文报告 1992年 3月~ 1997年 8月我院 15例卵巢癌二探术的方法和结果 ,并分析影响结果的有关因素。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5例卵巢癌患者年龄 2 2~ 5 8岁 ,年龄中位数 38岁。首次手术均在我院进行。手术方式除 2例恶性畸胎瘤行单侧附件切除外 ,余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或加盆髂淋巴清扫术。 15例中 期 4例 , 期 1例 , 期 9例 , 期 1例 ;组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