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1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459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468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1757篇
内科学   943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266篇
特种医学   4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106篇
综合类   3274篇
预防医学   1372篇
眼科学   161篇
药学   1291篇
  18篇
中国医学   1637篇
肿瘤学   42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为初步掌握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于1995年7月用鼠笼捕获野鼠30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调查鼠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用BSK培养基从鼠脏器分离病原。结果:阳性共8只,阳性率26.67%;其中优势种属野鼠阳性率达31.36%;从棕背和花鼠各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与国内分离株SR1相同,与美国B(31)有区别,对H(6831)呈阴性反应。结论:鼠型啮齿动物可能是莱姆病螺旋体的动物宿主,属野鼠则是重要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122.
随着免疫学的进展,人们对胸腺素的作用已逐渐有所认识。近年来临床上作为免疫调节剂,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和老年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合理的治疗方法。我科用胸腺素治疗不同眼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用胸腺素治疗各类眼病60例(73眼),其中住院病员31例,门诊有详细病历记录和系统治疗观察者29例(另10余例中断治疗或记录不全未统计在内)。男性39例,女性21  相似文献   
123.
<正> 无菌器械存放于一般箱柜中,因频繁开启,被污染机会较多。我们将贮存柜装以杀菌紫外线灯,并采用电子自控技术,每当柜门开与关时,紫外线灯均可自行开启,达规定时间后又自行关闭,以进行柜内消毒。其电路原理见附图。  相似文献   
124.
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超低位保肛手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直肠恶性肿瘤的超低位保肛手术。方法对8例瘤灶下缘距离齿状线小于或等于2cm的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6例患者首先进行术前放疗化疗使肿瘤明显缩小。手术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和(或)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达到肛管直肠肌环上缘,相当于齿状线(直肠肛管交界处)水平。如果癌下缘远侧正常肠管长度仍小于2cm,可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充分显露肿瘤部位,在直肠癌向下侵犯最低侧所在的1/2象限,于癌灶下缘2cm处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肛管全层,然后沿外括约肌环向上游离,切除癌侧部分齿状线,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在没有癌灶或癌侵犯较高的一侧,则沿齿状线上缘切断直肠。游离横结肠脾区并在降结肠远切端作长5cm的“J”形结肠储袋,将结肠储袋向下脱出至肛管断端,与癌灶侧肛管、癌灶对侧的齿状线用3-0可吸收线间断手工缝合。结果在遵守根治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本方法成功地为8例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保肛手术,部分切除齿状线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与Dixon手术患者近似。结论在直肠全系膜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尤其在术前放疗化疗的基础上,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保留肛门的手术方法可达到根治要求并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25.
5-FU多聚缓释体植入技术治疗脑胶质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多聚缓释体植入胶质瘤内化疗的临床效果,探索化疗药物的新剂型和新途径。方法在60例胶质瘤病人在开颅术中或以立体定向方式植入5-FU多聚缓释体,5-FU含量100~150mg。随访5~24周,通过影像学检查,计算肿瘤平均径。比较手术前及各随访时间段肿瘤平均径的变化,并观察瘤周水肿情况。结果38例病人术后病情稳定。无化疗不良反应。肿瘤平均径在术后5、12和24周以上均有显著缩小。其中第12周随访病例肿瘤平均径缩小最显著。肿瘤周边水肿带在开颅手术的病人比较宽,而在立体定向手术病人无明显加重表现。结论低剂量5-FU瘤内缓释体植入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细胞是否成功植入,需要有可靠的证据。对移植后供者细胞植入证据的检测不仅对判断移植是否成功,而且对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以及探讨移植后供、受者混合嵌合体形成、对疗效影响的评估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7.
神经根慢性嵌压损伤的动物模型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由自身骨性增生造成神经根慢性嵌压损伤的动物模型,为相关实验提供造模方法一方法:30只健康家猫,手术显露右侧C7、C8和L5、L6冲经根及其椎问孔内口,用牙髓钻破坏椎间孔周围骨皮质后,将“V”形松质骨块沿骨壁嵌于神经根通道的骨性管道内及侧隐窝后方,左侧做正常对照。在造模术前和术后第2、4、8、12、24周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每次随机选6只,4~5只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神经根通道的狭窄程度和神经根受压状态,6只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椎间孔截面积测量。结果:术后早期实验侧肢体出现行为异常:而后有不同程度肌萎缩;后期部分肢体远端出现溃疡。影像学检查随着嵌压时间延长.实验侧椎间孔骨痂增多,狭窄加重。神经根受压变形,椎间孔骨性截面积8周后明显减小,与对照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周,神经根组织学检查主要表现为神经束膜、内膜的水肿。髓鞘肿胀;4周后发生节段性脱髓鞘:8周时神经轴突增粗、断裂,远端瓦勒氏变性;12周后变性冲经结构崩解、吸收,形成空洞:24周时整个神经干纤维化。术后4周时实验侧MEP开始出现潜伏期延长;8周时伴有波形分化不清;12周波幅明显下降:24周MEP的引出困难,部分电位消失。结论:采用椎问孔内自体松质骨植入,造成神经根慢性嵌压性损伤模型成功率高,操作简单,适用于脊柱各个节段,其损伤部位和形式与临床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为提高CT对双侧脑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我们对14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3例,脑炎、脑外伤、脑梗塞与维生素B1缺乏症各2例,霉变甘蔗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与甲醇中毒各二例。结果:CT表现为双侧脑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呈片状、椭圆形或扇形,可伴有其他部位的低密度区、脑萎缩、脑软化灶、儿童脑发育不全、脑梗塞。结论:强调诊断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的重要性。肝豆状核变性有肝肾的损害,维生素B1缺乏症用VitB1诊断性治疗有效,脑外伤、一氧化碳及霉变甘蔗中毒等均有明确的病史。一氧化碳中毒常伴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苍白球黑质色素变性MR检查有特征性,呈短T2低信号。  相似文献   
129.
万玉莹 《中原医刊》2006,33(2):65-65
中期妊娠引产是产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院面对的是广大农村患者,她们文化层次低、又缺乏避孕知识,带环怀孕或结扎术后再孕者,往往因其上腹部不适先就诊于消化内科,最后到妇产科就诊时已达孕中期而失去早孕人流时机。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在基层医院应用于中期妊娠,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0.
消炎痛(吲哚美辛),为非甾体抗炎药,本品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往认为偏头痛发作是颈外动脉扩张,搏动幅度增强引起,而收缩脑血管,使动脉搏动幅度减轻,可使偏头痛缓解。近年来研究证明,颈外动脉局部释放PG使颈外动脉扩张,导致偏头痛。消炎痛同阿司匹林、氟灭酸等非甾体抗炎药,都可明显抑制PG合成。该患者口服消炎痛治疗偏头痛致鼻出血,现介绍如下。1病例患者女,48岁,教师,因工作疲劳诱发偏头痛,每次偏头痛发作,口服消炎痛2片(25mg每片)一至二小时头痛缓解,服药二至三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