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
目的 拓扑异构酶是近年来发现的多种肿瘤化疗的重要靶点,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增殖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两种新型拓扑酶抑制剂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两种受试物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质粒pBR322解旋反应检测抑制剂对TopoⅠ催化活性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opo Ⅰ和TopoⅡ的蛋白表达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AO荧光染色、彗星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两种受试物对HEp-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MTT法的结果显示,受试物1和2对9种人肿瘤细胞株均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P<0.05),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受试物1和2可抑制Topo Ⅰ介导的质粒DNA超螺旋的解旋,并且两种受试物都可下调细胞中Topo Ⅰ、Ⅱ的蛋白表达,P<0.05;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表明受试物可诱导HEp-2细胞凋亡,AO染色也得到相同的结果;彗星实验检测出两种受试物可导致DNA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表明,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受试物1使HEp-2细胞周期在S期和G2/M期发生阻滞(P<0.01),而受试物2使其阻滞在G1期(72 h),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促凋亡蛋白Bid、Bax和JNK表达增加(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P<0.0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和Cyclin D1表达减少(P<0.05).结论 受试物1和2可以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这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通过抑制Topo Ⅰ的催化活性并下调细胞中TopoⅠ和TopoⅡ的表达;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其凋亡;造成肿瘤细胞周期紊乱,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中药抗肿瘤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姜黄素作为一种酚性色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抗氧化;阻遏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组织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告从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提取基因组DNA,以[α-~(32)p]—dATP标记,作为探针,按DNA斑点杂交法检查取自海南省恶性疟患者的血样23份,结果全部呈杂交阳性反应,镜检阳性样本DNA探针检出率为100%,与10例间日疟患者血样全部出现交叉杂交。该探针可检测出恶性疟原虫密度为0.0001%的原虫血症水平,与鼠疟原虫、正常人血和人白细胞无交叉杂交。  相似文献   
64.
心脑通抑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中琴  陆群  朱益  顾振纶  范盘生 《中成药》2001,23(12):894-896
目的:探讨心脑通过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I和凝血酶诱导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HUVEC经过TNF-α处理后,ICAM-I表达明显增加,在TNF-α处理前,用心脑通(0.25-2g/L)处理HUVEC,则心脑通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NF-α的作用。相同剂量的心脑通处理人血小板后,也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表达P-选择素。结论:心脑通可抑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珍珠菜抗肿瘤有效部位ZE4对裸小鼠皮下宫颈癌(HeLa)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人宫颈癌HeLa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ZE4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p53,p21,EGFR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膜抗原CD3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ZE4对HeLa宫颈癌细胞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低、中剂量组效果尤为明显,抑瘤率分别可达44.57%和48.32%(与对照组相比P<0.01),且这两个剂量组的Bcl-2,EGFR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p53,p21,Bax蛋白的表达量则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ZE4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膜抗原CD34的表达。结论低、中浓度的ZE4对宫颈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与诱导p5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引起细胞周期阻滞有关,其中抑制血管生成及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表达也起了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珍珠菜抗肿瘤有效部位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分别ig给予ZE4 100,200和400 mg.kg-1每天1次,或ip给予5-FU 20 mg.kg-1,隔日1次,共21 d。移植肿瘤细胞后每3 d测量移植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剥离移植瘤组织称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匀浆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34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ZE4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给药21 d后,ZE4 200 mg.kg-1组瘤质量为(1.5±0.5)g,较模型组(3.2±1.0)g明显减轻(P<0.01),抑瘤率达52.1%;移植瘤体积在给药14 d后为(0.83±0.27)cm3,与模型组(1.74±0.67)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给药21 d后为(1.40±0.42)cm3,比模型组(2.90±0.89)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ZE4 200 mg.kg-1组Bax/Bcl-2比值(1.157±0.058)较模型组(0.253±0.008)显著升高(P<0.01),ZE4 100和400 mg.kg-1组无明显变化。ZE4 100,200和400 mg.kg-1组血管生成均明显减少,其中ZE4 200 mg.kg-1组MVD(13.5±1.0)较模型组(42.3±2.5)mm-2明显降低(P<0.01)。结论 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7.
68.
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研究川芎嗪(TMP)对家兔主动脉内膜AS斑块形成的影响。根据形态学组化分析和病变定级结果表明,AS造型加服川芎嗪组主动脉内膜病变比造型组显著减轻。TMP抑制AS斑块形成的可能机理:1.与TMP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关;2.与TMP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致AS因子LDL,升高抗AS因子HDL及其亚组份HDL_2有关。  相似文献   
69.
张丽  梁中琴  顾振纶 《中草药》2007,38(12):1856-185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TNF-α致HUVEC损伤模型;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峰;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凋亡的细胞核;RT-PCR检测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处理组与TNF-α组比较其HUVEC贴壁良好;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减少;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峰明显降低;caspase-3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姜黄素对TNF-α所致的HUVEC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caspase-3的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熊果酸(UA)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UA对SPC-A-1细胞增殖的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RT-PCR探讨UA对SPC-A-1细胞GDF15和p2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UA抑制SPC-A-1细胞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透射电镜观察UA作用的SPC-A-1细胞,出现胞质大量空泡变性、细胞核凝集等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凋亡峰.30、40、50μmol/L的UA作用SPC-A-1细胞48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1.83%、18.6%、22.6%,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且呈浓度依赖性.RT-PCR证实UA能使SPC-A-1细胞GDF15、p21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UA对SPC-A-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DF15和p21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