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41.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正常昆明小鼠骨骼肌和肝脏葡萄糖摄取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连续注射组(TH组,n=20)、TNFα低剂量连续注射组(TL组,n=20)、TNFα高剂量一次注射组(T1组,n=20)和正常对照组(C组,n=20),以3H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2-DG)为示踪剂,观察各组非胰岛素刺激(基础)和胰岛素刺激的离体骨骼肌和肝脏葡萄糖摄取量的变化。结果1)正常昆明小鼠肝脏基础葡萄糖摄取量明显高于骨骼肌葡萄糖摄取量(P<0.01),肝脏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量变化值明显低于骨骼肌葡萄糖摄取量变化值(P<0.01)。2)TH组和TL组骨骼肌和肝脏基础葡萄糖摄取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1),且TH组明显高于TL组(P<0.01)。3)TH组和TL组骨骼肌和肝脏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且TH组明显低于TL组(P<0.01)。4)T1组骨骼肌和肝脏无论基础还是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量均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正常动物肝脏和骨骼肌葡萄糖摄取方式不同,骨骼肌葡萄糖摄取受胰岛素调控比肝脏强。2)TNFα抑制组织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但促进组织基础葡萄糖摄取。3)TNFα对组织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2.
我院最近收治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网状细胞肉瘤,其发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均较特殊,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7岁,86年7月9日入院,住院号70403。83年初出现右上腹疼痛,空腹时加重,同年5月某院钡灌肠提示升结肠癌,剖腹探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普遍肿大,升结肠未发现癌肿,余胃  相似文献   
43.
医学科研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没有科研就没有医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检验医学科研包括:①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应用;②立足检验技术(实验室技术),研究新的检测指标在疾病诊断、预防和观察疗效等方面的临床价值(实验诊断);③为新的治疗措施提供疗效方面的循证依据等方面。检验医学科研是临床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4.
医院检验科是指为临床诊断、预防或治疗任何人类疾病或损伤,或评价人类健康而对人体物质进行检查的机构[1].借助多种检测设备,根据临床送检单对来自不同科室的血液或体液标本进行检测、发送检验报告,是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内容.检验医学科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另一方面是指立足检验技术,开展新的检测指标在疾病诊断、预防和观察疗效等方面的临床价值.目前,医院检验科一方面拥有来自不同疾病个体的血液、体液标本,另一方面这些有科研价值的标本做完常规检测后被丢弃.如何有效科学地利用检验标本作为实验诊断科研方面的研究材料,值得探讨.回顾性病历复核标本分组方法能使检验科的日常标本发挥更大的科研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军队大学生 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年后增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在 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5 μg 5 μg 5 μg) 1年后 ,随机抽出 2 2 0名一次增种相同厂家同一批号的乙肝疫苗 10 μg ,1月之后用ELISA法检测抗 HBs。结果  711名军队大学生用 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 HBs阳转率为 90 .44%( 6 43/711) ,2 2 0名增种者 1月后抗 HBs阳转率为 97.2 7%( 2 14 /2 2 0 ) ,统计学处理P <0 .0 1。所有接种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增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军队大学生免疫效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为明确青年军人基础心率(BHR,即清醒静息心率)的分布、正常范围,窦性心动过缓(SB)、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的现患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测量江西省某军队院校青年学员(a组,1570人)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测量部分普通驻军官兵(b组,1165人)共2735人(a组+b组)的基础心率。结果 青年军人BHR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a组+b组、a组、b组BHR均数分别为(63.55±9.9)bpm、(62.0±8.8)bpm和(66.0±7.5)bpm;中位数分别为63.0bpm、60.4bpm和66.1bpm;正常值参考范围(中位数法)分别为47~83bpm、45~88bpm和47~84bpm。SB与OSB现患率分别为32.3%和4.9%,45.5%和6.9%,14.5%和2.2%。相关分析示最佳训练成绩、训练月数、军龄与BHR负相关。结论 青年军人中BHR较低,SB和OSB现患率均较高。这不仅与青年军人训练强度高有关,而且与其训练持续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47.
对我院1986年至1996年经最后病理确诊的7例中线T细胞淋巴瘤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在20~65岁,误诊时间4~14个月,平均4.7个月,均经2~4次活检病理确诊。首发症状多为鼻、咽、喉等部位炎症反应。临床表现:发热6例,咽痛、声嘶5例,鼻  相似文献   
48.
7例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误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永春  柴长春 《耳鼻咽喉》1998,5(4):252-252
  相似文献   
49.
胃,食管,气管三重癌一例(并尸检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不易,常误诊为鼻咽喉疾病[1]。现就我院1986年至1996年最后经病理确诊的7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提高生存率。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7例均经病理最后证实为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误诊时间4-14个月,平均4.7个月,均经2-4次活检病理确诊。首发症状多为鼻、咽、喉等部位炎症反应。临床表现:发热6例,咽痛声嘶5例,鼻阻流脓涕5例,局部糜烂、溃疡6例,局部肿块或新生物5例,扩散或远外转移2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