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01.
严重烧伤后易并发急性胃肠黏膜病变以致消化道出血,常常加重病情使之复杂化,甚至是导致死亡的一个直接原因。我院烧伤科自2001年8月至2005年10月应用泮托拉唑治疗16例严重烧伤患者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快速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 运用Dispase Ⅱ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分离的表皮片经表皮干细胞培养基(ESCM)悬浮,接种于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板中,37 ℃、5%CO2 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内静置培养10 min,留用贴壁细胞;Ⅳ型胶原黏附、分离并富集后继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况;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及克隆维持时间;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的表达.以角质形成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组织学观察显示,培养24 h后细胞呈克隆状生长;所分离、培养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高于对照角质形成细胞,且克隆维持时间较长;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培养细胞β1整合素及Kl9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运用Ⅳ型胶原黏附结合ESCM培养可以实现人成体表皮干细胞的快速分离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确定汕头市小学生尿铅的参考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65名7~13岁(一至六年级)的在校小学生,搜集第一次晨尿,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尿铅,制定95%参考值上限。同时采集学生相关信息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尿铅总体呈负偏态分布,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尿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岁组儿童的尿铅最高(0.13±0.10mg/L),其次是10岁组[(0.13±0.07)mg/L],从7~13岁,尿铅[(0.11±0.06)mg/L]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尿铅95%参考值上限为0.12mg/L。出身于工人家庭,走路上学,爱吃猪肉对尿铅的增加作用明显。结论汕头市小学生尿铅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在筛查铅中毒时,建议不同年龄组使用不同的尿铅参考值。  相似文献   
104.
慢性下肢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溃疡发生前患者多有长期静脉曲张、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溃疡发生后创面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选择慢性下肢溃疡44例,其中的22例采用1%磺胺嘧啶银霜(1%SD-Ag)霜联合龙血竭粉剂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脱痂 号是上海瑞金医院研制的新型脱痂药 ,主要由苯甲酸、乳香、没药、延胡索、冰片、磺胺嘧啶银等组成 ,为中西医结合药物。 1996年 3月~ 1998年 3月 ,我们应用该药治疗 度烧伤 34例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度烧伤病人 34例 ,男 2 1例 ,女 13例 ;年龄 1~ 74岁 ,平均 31岁 ,其中 2岁以下 3例 ,5 5岁以上 5例。烧伤面积2 %~ 6 5 % (平均 18.3% ) ,中度烧伤 32例 ,重度 2例。并发癫痫 2例 ,糖尿病 4例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 1例。用药面积为1.5 %~ 8.0 % ,焦痂均完整。1.2 治疗方法全组开始用药时间为伤后 3~…  相似文献   
106.
林才  张明真  贺道机  何海燕  李前  吕波   《四川医学》2019,40(4):398-40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MY)及脂肪酶(LPS)升高在重症儿童中的发生及其与胰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治疗的重症患儿168例,检测患儿血清AMY和LPS水平,根据AMY和LPS水平将患儿分为三组,A组111例(AMY和LPS正常),B组40例(AMY或LPS升高>1倍正常值,而<3倍正常值),C组17例(AMY或LPS升高≥3倍正常值),比较各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胰岛素内分泌指标、死亡率等。结果 AMY或LPS升高的总发生率为33. 93%; A组患儿年龄0. 94(0. 20,3. 20)岁,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PCIS评分为(70. 46±5. 06)分,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B组PCIS评分为(79. 16±4. 54)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胰岛素和C肽分别为(24. 06±5. 24) m U/L和(3. 32±0. 62) ng/m L,高于A组和B组,而HOMA-IR指数为(4. 21±20. 15),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 05); B组胰岛素和C肽分别为(16. 11±4. 80) m U/L和(2. 60±0. 51) ng/m L,明显高于A组(P<0. 05),而HOMA-IR指数为(90. 42±32. 15),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和B组胰腺厚度增大率分别为60. 00%和76. 47%,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和B组患儿死亡率分别为29. 41%和22. 50%,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有部分重症儿童可发生血清AMY或LPS升高,其与胰腺损伤以及患儿预后有一定关系,可作为重症儿童病情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镜下导航在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ryker Leibinger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显微镜手术切除16例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19例相似部位行显微手术的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作为对照组,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例镜下导航患者均顺利实施肿瘤全部切除,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312.78 ml与1236.8 ml)和输血量明显减少,术时缩短(4.06 h与8.28 h),手术视野清晰,肿瘤界限清楚,容易切除,且不易误伤邻近正常结构.结论 镜下导航技术的应用对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切除可使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肿瘤切除更为容易,邻近正常结构不易损伤,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8.
摘要〓目的〓分析烧伤病区的紫外线消毒情况。方法〓通过智能紫外线消毒监控管理系统的云数据,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0月某医院烧伤病区治疗室、清创室紫外线消毒的运行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医疗用房的消毒合格率。结果〓2018年1月—2019年10月,共消毒2 088次,合格1 768次,合格率为84.7%,其中清创室消毒合格率90.5%,高于治疗室的消毒合格率79.0%(P<0.05)|上午时间段,共消毒1 060次,合格979次,合格率为92.4%,其中清创室消毒合格率90.9%,略低于治疗室的消毒合格率93.8%(P>0.05)|下午时间段,共消毒1 028次,合格789次,合格率为76.8%,其中清创室消毒合格率90.1%,高于治疗室的消毒合格率64.0%(P<0.05)。2019年第三季度的消毒合格率为89.3%,高于2018年同期的消毒合格率76.1%(P<0.005)|其中,清创室和治疗室2019年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1.2%、89.1%,明显高于2018年同期的消毒合格率82.1%、70.5%(P<0.05)。结论〓烧伤病区总消毒合格率有待提高,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消除干扰因素,增强消毒薄弱环节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将薄层削痂及井网划痕术与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创新性结合应用于早期中小面积深Ⅱ度创面的治疗,观察其对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型手术方案为实验组,传统手术方案为对照组,每组1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创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质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4.68±0.88)d;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14 d为(3.25±0.45)%,术后21 d为(0.31±0.48)%;创口疼痛评分术后14 d为(2.44±0.51)分,术后21 d为(0.31±0.46)分;住院时间为(20.66±0.86)d;Sawada瘢痕评分为(3.94±0.77)分。对照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0.48±0.96)d;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14 d为(5.44±0.81)%,术后21 d为(2.19±0.78)%;创口疼痛评分术后14 d为(4.06±0.77)分,术后21 d为(1.75±0.46)分;住院时间为(28.18±1.38)d;Sawada瘢痕评分(6.94±0.7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手术方案应用于早期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临床上具有较多优点,是中小面积深Ⅱ度创面治疗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对照组采用饮食调节、训练排便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活动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1%(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两次排便间隔时间缩短,治疗组药物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