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篇
  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支气管段剔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适应证与安全性.方法分析5年来采用支气管段剔除术治疗25例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支气管碘油造影,明确诊断,术中仅对有病变的肺段支气管剔除并切除有行囊性病变的肺组织,保留正常的肺组织.结果术后咳脓痰、咯血症状消失,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共17例(68%).术后咳脓痰减少、无咳血,X线检查肺膨胀尚可,共8例(32%).结论支气管段剔除术能较好地保护肺功能,并发症少,除适合一般的支气管扩张症外,更适合单侧、双侧多支以及复发的肺功能较差的病人.  相似文献   
42.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结果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造影见主动脉瘤体(或夹层假腔)消失,支架无移位,无发牛截瘫;1例术后18 h突发脑血管意外抢救无效死亡,总治愈率为95.7%(22/23).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内漏,其中Ⅰ型内漏3例,Ⅱ型内漏2例,发生率为21.7%(5/23),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17.4%);脑卒中1例,发生牢为4.3%(1/23).随访4个月~60个月,2例失访.随访期间死亡2例.死亡原因1例为恶性肿瘤转移,另1例为复发性降主动脉夹层破裂大出血;随访期经复查,5例早期并发内漏者内漏消失,假腔血栓形成.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安全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43.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20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20例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20/20),术后住院(5.0±1.3)d。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行升主动脉至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旁路术加支架植入,术后发生脑梗死,5例出现中度以上发热.1例出现肾功能衰竭,4例术后出现左侧胸痛,均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随访CT检查1年-4年,未出现脊髓损伤、支架移位、锁骨下动脉窃血等,随访存活率为95%(19/20),1例术后半年支架末端与主动脉移行处的主动脉又出现动脉夹层,发生血管破裂死亡。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和部分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用足背皮神经(内侧、外侧、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3.0cmx3.5cmx5.0cmX8.0cm)28例(远端蒂皮瓣11例,近端17例)。皮瓣大小4.0cmX4.5cm-5.0cm-9.0cm。结果:本组皮瓣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约2mm,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感觉正常,足部功能良好。结论: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血供丰富,切取方法简单,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e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从2009-04~2012-09 45例行IMRT的NSCLC病人,根据其影像学特点将所有病例分为4组:12例中心型无肺不张,12例中心型伴有肺不张,10例周围型无胸膜凹陷,11例周围型伴有胸膜凹陷。所有病人均进行CT和PET-CT检查。通过靶区定义系统比较CT和PET-CT勾画的大体肿瘤靶区,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比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结果:所有病例中GTV CT和GTVPET-CT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心型肺癌伴有肺不张和周围型肺癌伴有胸膜凹陷的病人GTV(gross target vdumes;GTV)CT均明显大于GTV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心型肺癌无肺不张和周围型肺癌无胸膜凹陷的病人GTV CT与GTVPET-CT差异变化不显著(P>0.05)。Plan CT和PlanPET-CT计划参数比较在肺V 20、V 30,食管V 50和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肺V 5、V 10、平均剂量,心脏V 30和脊髓最大剂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可以提高NSCLC病人有肺不张和胸膜凹陷的靶区界定精确性,并减少周围危及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联合检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肺结核患者(包括菌阳、菌阴各30例)及30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收集肺泡灌洗液分别行涂片检抗酸杆菌、培养结核杆菌、胶体金法检查结核抗体、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结核DNA,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菌阳肺结核组FQ-PCR法的阳性检出率90%,明显高于涂片的13.3%(P<0.01)及结核抗体检测法的50%(P<0.01),与培养法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菌阴肺结核FQ-PCR法的阳性检出率83.3%,与结核抗体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菌阴肺结核组与非结核性肺部疾病组相比,FQ-PCR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BALF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异性高、快速,大大缩短了临床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率,与其他方法联合检测是一项较好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总结冠心病室壁瘤(LVA)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 21例患者术前行冠脉造影均有病变,术前行心脏彩超提示室壁瘤形成,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壁瘤切除,并作左室成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1支桥2例,2支桥12例,3支桥4例,4支桥3例.左室血栓取出术9例.21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全部采用改良Dor法行左室成形手术治疗,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术中预防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例,置入漂浮导管21例.比较其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手术无死亡,围手术期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随访3~90个月,平均(26.7±21.8)个月,死亡1例(据家属称是死于脑梗死).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术前(56.7±7.0)mm,术后(48.0±2.7)mm(P<0.05).LVEF术前为0.35±0.05,术后为0.48±0.13(P<0.01).心功能(NYHA)术前平均(3.12±0.56)级,术后平均(1.97±0.06)级(P<0.01).术后并发症:低心排出量6例,心律失常11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6例,肺部并发症9例,脑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结论 冠心病室壁瘤切除加适宜的左室重建术同时再血管化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大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接受大分割适形放疗的有49例NSCLC患者。放疗分次量3~5Gy的34人,分次量高于5 Gy的15人。随访至2011年1月。结果: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65.31% (32/49),稳定34. 69%( 17/49)。1、2、3年总生存率分别...  相似文献   
49.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体育选项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被各高校普遍采纳.通过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遵循了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应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运动能力,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对我院体育选项课的实施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选...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体外循环术后行 CRRT 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1例,RCA 组12例。监测两组患者平均CRRT 血流量、置换液流量、净超滤量、滤器及管道平均使用时间、CRRT 前后肌酐水平、CRRT 24~72 h 后血小板计数、术后2次开胸止血率,CRRT 后活化凝血时间(ACT)值、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pH 值、iC2+及 Na+水平。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平均 CRRT 血流量显著大于 RCA 组,RCA 组的滤器及管道平均使用时间长于低分子肝素组(P <0.05)。低分子肝素组术后48 h 及72 h 血小板计数低于 RCA 组,CRRT 后平均 ACT 及 APTT、术后引流量大于 RCA 组(P <0.05)。结论体外循环术后局部枸橼酸抗凝 CRRT 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