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甲亢致恶心呕吐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主因上腹部隐痛不适2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10d前在当地某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息肉,并行内镜下息肉射频消融术,病理提示炎性息肉.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症状无缓解.追问病史,述近4个月有消瘦、心悸等症状,但无明显食亢、多汗等.近1个月食欲减退.4个月来体重减轻约8kg.病程中大小便无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系统回顾无特殊.  相似文献   
22.
安糖胶囊是由人参、黄连、虫草、山药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糖尿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其中黄连主要成分小檗碱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3.
药学专业应开设体内药物分析实验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到分析化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药动学和生物药剂学等多门学科。体内药物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研究及评价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体内药物分析正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厄洛替尼是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可延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期,经选择患者获益更为明显。目前厄洛替尼也逐渐用于NSCLC脑转移的治疗。本文通过分析厄洛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NSCLC脑转移的靶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6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53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厄洛替尼150mg/d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每2~3月评估疗效。结果:5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厄洛替尼对脑转移灶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8%和81.1%,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3例,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16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24例。全身病灶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8%和64.2%,其中CR 1例,PR 18例,SD 15例。脑转移灶的中位进展时间为7.3个月,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6个月和15.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7.7%和11.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S评分及EGFR状态为影响生存的因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5.5%和37.7%。结论:厄洛替尼对NSCLC脑转移有一定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5.
脑转移瘤1448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脑转移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但总体预后还很差,关于治疗模式的选择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疾病特点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各种可能因素,旨在为脑转移瘤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84年1月至2010年7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经影像学或病理诊断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有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原发灶的诊治情况,有无脑外转移灶,原发灶与脑转移瘤诊断的间隔时间,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病灶大小、部位、数目,治疗方法,KPS评分等。根据上述资料,将患者纳入RPAⅠ、Ⅱ、Ⅲ级3个亚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448例脑转移瘤患者,男性953例(65.8%),女性495例(34.2%),诊断为脑转移瘤时的中位年龄为55岁。原发灶中,肺癌1173例(81.0%)、乳腺癌84例(5.8%)、结直肠癌43例(3.0%)、肝癌23例(1.6%)。457例(39.8%)患者在诊断脑转移瘤之前存在脑外转移灶,原发灶与脑转移诊断的平均间隔时间为8.7个月。898例(62.0%)患者诊断依据为颅脑MRI,524例(36.2%)为颅脑CT,26例(1.8%)为PET-CT。944例(65.2%)患者的转移灶位于幕上,其中额叶及顶叶最为常见;单发病灶522例(36%),201例(13.9%)具有两个病灶,621例(42.9%)具有两个以上病灶。临床表现中,头痛呕吐378例(26.1%),运动感觉障碍364例(25.1%),精神变差或体重下降230例(16.0%),无症状203例(14.0%)。379例(26.1%)患者接受了全脑放疗联合化疗,110例(7.6%)接受了单纯全脑放疗,23例(1.6%)全脑放疗后联合手术,42例(2.9%)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07例(7.4%)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854例患者具有完整的生存随访资料,中位生存时间为9.5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1.7%、42.5%、12.6%。RPAⅠ级264例(30.9%)、Ⅱ级377例(44.2%)、Ⅲ级213例(24.9%)3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10.5个月和6.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转移瘤常多发,转移灶多见于幕上,头颅MRI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原发灶以肺癌最多见;RPA分级在评估脑转移瘤患者预后中有重要意义;坚持在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有希望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6.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大,如何给予这些病人最佳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一线治疗年龄≥70岁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年龄≥70岁初治的晚期NSCLC患者(IIIB和IV期)50例,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化疗:紫杉醇(PTX)80 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 h,第1,8天,用紫杉醇前常规给予抗过敏预处理;顺铂(DDP)20 mg/m2加入3%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第1,8天,21天为1周期.结果 共入组50例患者,在可评价疗效的48例患者中,CR 1例,PR 18例,SD 26例,PD 3例,有效率为39.6%,中位生存期为14.8(95%CI:3.2-32.2)个月,1年生存率58.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5(1.7-7.8)月.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60%)、贫血(62%)、恶心呕吐(30%)、脱发(100%),未出现与化疗相关的死亡.结论 年龄≥70岁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可以耐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化疗,并可以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27.
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1].中药熏洗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作用.我院选用自配中草药熏洗治疗跟痛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薄层扫描法测定胃安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 TL C法测定胃安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 ,线性范围 1.0~ 3.0μg之间 ,回收率为 98.4 6 % ,该方法准确 ,灵敏 ,可控制胃安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9.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增效黄连素胶囊中甲氧苄胺嘧啶的含量。样品溶解后,加入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用抗坏血酸破坏剩余的高锰酸钾,氯仿提取,分取氯仿提取液在λ_(EX)280nm、λ_(EM)345nm波长处进行测定。样品共存的黄连素及淀粉等辅料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30.
经胃镜高频电切息肉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对我院 1992年 5月至 1998年 5月间的作高频电切术者 112例护理资料进行了总结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78例 ,女性 34例 ,年龄 6~ 70岁 ,平均年龄 5 4 2岁。以便血最为常见 ,一般为小量出血 ,间歇性占 80 % ,其次为排便习惯改变占 45 % ,其它症状如大便带粘液 ,肛门坠胀等较为少见。2 护理2 1 术前准备 对血常规的检查、血型、出凝血时间均可择期进行。了解病人一般情况 ,测体温、血压、做常规心电图 ,并做好记录 ,女性月经期不能作此手术 ,以免引起生殖道感染。做好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