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目的:探讨CD28、CD40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抗CTLA4单克隆抗体对共刺激通路激活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CD3、CD28及CD40L分子结合产生相应刺激信号,根据刺激条件不同设组为:①抗CD3单抗单刺激(A组)(剂量为10μg/L、100μg/L、1000μg,/L);②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B组);③抗CD3单抗 抗CD40L单抗(C组);④抗CD3单抗 抗CTLA4单抗(D组)共刺激(A、B、C、D组中抗CD3单抗剂量固定为100μg/L,其余3种单抗各设10μg/L、100μg/L、1000μg/L3种剂量);⑤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D40L单抗(E组);⑥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TLA4单抗(F组)共刺激(E、F组中抗CD3单抗和抗CD28单抗的剂量固定为100μg/L,抗CD40L单抗和抗CTLA4单抗的剂量各设10μg/L、100μg/L、1000μg/L);⑦CsA干预组:抗CD3单抗 CsA(G组);⑧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CsA(H组);⑨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D40L单抗 CsA(I组),G、H、I组中所有单抗浓度均固定为100μg/L,CsA浓度设为10μg/L、100μg/L、1000μg/L。采用[^3H]-TdR同位素掺人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放射性计数值。结果:用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高于抗CD3单刺激,而在抗CD3单抗 抗CD40L单抗刺激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于抗CD3单刺激组。抗CTLA4单抗所提供的刺激信号可抑制抗CD3单刺激及抗CD3 抗CD28共刺激导致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且随着抗CTLA4单抗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CsA对共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增大其抑制作用也增强,但对单刺激后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CD28共刺激通路在淋巴细胞活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抗CD40L单抗的刺激作用可能被其对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包括B细胞等)间的阻断效应所掩盖。抗CTLA4单抗及CsA对共刺激后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1概述 T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T细胞活化、产生细胞因子及克隆增殖的过程需要两种信号参与:信号1由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递呈细胞(APC)表面的MHC-抗原复合物相互作用时产生,具有抗原特异性;信号2即共刺激信号,由可溶性共刺激分子或APC表面的分子配体提供,若缺乏共刺激信号,T细胞将进入免疫无应答状态。因此,信号1决定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信号2则决定了免疫反应的程度和转归。自90年代初较系统地提出上述T细胞活化双信号模式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T细胞表面CD28分子与AP…  相似文献   
33.
用链霉蛋白酶E直接灌流小鼠肝脏,选择性消化肝脏实质性细胞而得到非实质性细胞(non-parenchymal cells,NPC),收获量为(34.1±5.7)×10~6细胞/g组织。将NPC培养过夜,Kupffer细胞(KC)贴附玻璃而把它与内皮细胞分离。在细胞悬液中KC与内皮细胞的相对分配为25%和75%。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贴附玻璃的KC具有典型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胞膜上的Fc和C3b受体,以及吞噬功能都保存高活性,完整无损。本法对研究肝脏抗肿瘤和抗感染免疫功能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34.
小鼠红细胞对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鼠红细胞对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杨尚琪,荆宇红,蔡访勤,许予明红细胞对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检测了BALB/c小鼠自体和异体红细胞对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红细胞对脾细胞增殖反应和正常脾细胞生长均有调节作用。现报...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miR-195-3p在肾癌与癌旁组织及肾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差异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究其临床意义. 方法 提取27例配对标本(组织及细胞系)的总RNA,经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标本中miR-195-3p标本中的表达量,统计分析miR-195-3p在不同组织、细胞系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通过转染上调和下调miR-195-3p,并进行细胞增殖实验(MTT),评估miR-195-3p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 miR-195-3p在肾癌组织(18例,66.67%)及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细胞系明显上调(P<0.05),miR-195-3p在肾癌中的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组织类型、TNM分期、AJCC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miR-195-3p在肾癌细胞系(ACHN、786-O)表达上调后促进肾癌细胞增殖,表达下调后抑制肾癌细胞增殖. 结论 miR-195-3p在肾癌组织中明显升高,并且促进肾癌细胞增殖,提示其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确定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在评价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初发的OAB患者接受抗毒蕈碱药物托特罗定治疗.在基线期及12周治疗后完成3 d排尿日记和OABSS,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变量的一致性和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本次研究包括59例患者,男22例,女37例,年龄(31.1±9.6)岁,OABSS和相应的3 d排尿日记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疗效改善变化.OABSS中尿急评分的效应值最大(2.10),总评分效应值1.55,排尿日记中尿急评分效应值0.92.OABSS中除白天排尿次数外,其余效应值均大于相应排尿日记的效应值,标准反应均数的变化与效应值的变化相同.OABSS中项目评分和相应排尿日记的变量在基线期及12周治疗后有良好的一致性.急迫性尿失禁及夜尿在OABSS和相应排尿日记的变量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OABSS对治疗相关OAB症候群变化有高度敏感性,在日常临床实践中,OABSS借其简易性及可靠性,可成为排尿日记之外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评估症状和疗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7.
目的明确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ICIQ-SF评分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了解抗胆碱能治疗前后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急迫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进行研究。常规采集病史、查体后,每个患者均完成ICIQ-SF问卷,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性尿失禁的患者给予3个月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治疗后,每个患者再次完成ICIQ-SF问卷并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患者年龄介于43~70(58.8±13.6)岁之间。我们发现治疗前后的平均ICIQ-SF评分、初始感觉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平均ICIQ-SF评分和初始感觉容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0.275,P〈0.05)。治疗前平均ICIQ-SF评分与最大逼尿肌压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P〈0.01)。结论ICIQ-SF问卷是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可靠且易于使用的评价工具。ICIQ-SF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CD28共刺激通路活化对淋巴细胞产生RANTES的影响与意义,以及免疫抑制剂CsA对RANTES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的淋巴细胞。实验分为4组:抗CD3mAb刺激组,抗CD28mAb刺激组,抗CD3mAb+抗CD28mAb共刺激组(CD28共刺激组),未加任何刺激作为对照组。PDTC和CsA以不同终浓度干预CD28共刺激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RANTES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25和CCR5表达率。结果 培养48h后,CD28共刺激组RANTES产生显著增加(P<0.05);不同剂量PDTC和CsA对CD28共刺激后淋巴细胞产生RANTES均具有抑制作用;CD28共刺激后淋巴细胞CD25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而CCR5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D28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产生RNATES显著增加,这一效应受到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淋巴细胞产生RANTES及其对RANTES的反应均受到CD28共刺激信号调控。抑制淋巴细胞产生RANTES可能是CsA发挥作用的重要分子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39.
40.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改良Ono术式对108只大鼠施行异位心脏移植术,其中预实验30只,正式实验78只,手术成功率分别为47%和92%。结果 预实验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53%,即麻醉意外、术中出血、静脉回流障碍、截瘫、供者心脏复跳失败、术后早期死亡。正式实验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且供者心脏冷、热缺血时间、心脏复跳时间较预实验者显著缩短(P〈0.05)。含有速尿的St.Thomas液比平衡液对供者心脏有更佳的保护效果(P〈0.05)。结论 针对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可使改良Ono术式达到较高的、稳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