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院自七九至八五年收住大肠癌183例,其中合并日本血吸虫病101例,病理切片有虫卵沉着57例,在论述研究结果的同时,对有关日本血吸虫病与大肠癌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材料一、临床资料 183例大肠癌性别、年龄、部位、日本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见表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分析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8位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随访和观察第1天和第3天的VAS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第1天和第3天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4.3±1.0和3.7±1.0,患者的愈合时间为2.84±1.13月且全部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86%。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而言,采取手术治疗可以较好的帮助患者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涂层假体行全髋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5髋)接受用羟基磷灰石涂层假体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定期随访拍摄骨盆平片及患髋正侧位片进行影像学评估及髋关节功能检查。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5年以上,终末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5分,术后X线片1年内出现股骨柄假体下沉(均<2mm)者5髋。所有股骨侧假体术后1年内复查在Gruen2区、6区上段出现典型的骨锚固征,终末随访股骨柄假体未出现骨溶解及假体松动表现。术后X线片髋臼初始固定良好,终末随访5例髋臼假体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伴松动,并行髋关节翻修术。结论: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中期未出现骨溶解、假体松动表现。但髋臼假体出现多例假体周围骨溶解导致假体松动,中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11例上颈椎不稳患者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复位。术中寰枢椎椎弓根的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 mm、后弓上缘下4 mm交点处,矢状面上螺钉向头侧倾斜约5°,与矢状面夹角10°;枢椎进钉点为枢椎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夹角为20~25°,与横断面夹角30~35°。椎弓根钉直径3.5 mm,寰椎、枢椎椎弓根钉长22~28 mm。结果随访5~34个月,11例均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JOA评分:优7例,良2例,可2例。结论采用寰枢椎多轴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具有固定牢固、固定节段短和三维固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行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受伤72 h内行内固定术)91例和对照组(受伤72 h及以上行内固定术)83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疼痛因子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组VAS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术前,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组血清致痛物质、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0%,低于对照组的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72 h及以上行内固定术,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受伤72 h内行内固定术可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缓解疼痛,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降低血清致痛物质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正>2005年起,辽宁省卫生厅为提高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水平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加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思想、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探索出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又适应辽宁特点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工作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目标是建立一系列合理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7.
背景:纤维蛋白凝胶主体胶与催化剂未混合前为液态,具有可注射的优点,注射混合后凝固成凝胶状,与髓核相似,并且凝固时间可控性强,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植入到椎间盘内有诸多优点。目的:观察可注射型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抑制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退变模型组、纤维蛋白凝胶组,骨髓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3组采用针刺法诱导建立退变模型后,纤维蛋白凝胶组及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分别移植入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物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物,于植入后2,6,10周行CR、MRI及病理检查。结果与结论:退变模型组与纤维蛋白凝胶组椎间隙高度下降明显,并与时间呈正相关,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下降较缓慢(P<0.01)。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学检查显示,退变模型组髓核细胞的数量及Ⅱ型胶原含量进行性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纤维蛋白凝胶组与退变模型组相似,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髓核细胞数量及Ⅱ型胶原含量较退变模型组及纤维蛋白凝胶组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下降。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很好抑制椎间盘退变,而单纯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不能抑制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背景:纤维蛋白凝胶主体胶与催化剂未混合前为液态,具有可注射的优点,注射混合后凝固成凝胶状,与髓核相似,并且凝固时间可控性强,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植入到椎间盘内有诸多优点。 目的:观察可注射型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抑制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退变模型组、纤维蛋白凝胶组,骨髓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3组采用针刺法诱导建立退变模型后,纤维蛋白凝胶组及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分别移植入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物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物,于植入后2,6,10周行CR、MRI及病理检查。 结果与结论:退变模型组与纤维蛋白凝胶组椎间隙高度下降明显,并与时间呈正相关,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下降较缓慢(P < 0.01)。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学检查显示,退变模型组髓核细胞的数量及Ⅱ型胶原含量进行性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纤维蛋白凝胶组与退变模型组相似,干细胞+纤维蛋白凝胶组髓核细胞数量及Ⅱ型胶原含量较退变模型组及纤维蛋白凝胶组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下降。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很好抑制椎间盘退变,而单纯纤维蛋白凝胶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不能抑制椎间盘退变。 关键词:纤维蛋白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椎间盘退变;兔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3.024  相似文献   
19.
应用MTT法测定SDH活性及肿瘤干细胞集落形成法对HOS-9603细胞系进行体外热灭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45℃60min或50℃10min以上,HOS-8603基本失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2)SDN的活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下降;与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有较好的相关性,(3)提示了临床无需采用煮沸灭活即可将肿瘤细胞杀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