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01.
低速离心法去除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2.
103.
紫杉醇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八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紫杉醇类化疗后死亡原因.方法收集8例死亡的NSCLC病例资料、治疗方法、疗效、死亡前临床表现,分析其与死亡的关系.结果8例NSCLC紫杉醇类化疗后死亡患者50%合并肺部感染,25%心脏受损,与病期、年龄、个体差异也有关联.结论8例紫杉醇化疗后死亡原因主要与肿瘤本身及并发感染有关,而治疗相关性原因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4.
中药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1岁。因全身皮肤红斑、脓疱、疼痛,伴发热4d,于2006年8月4日入我院诊治。患者入院前5d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社区诊所诊治,服用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及维C银翘片等中成药治疗(否认服用其他药物)。次日,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肿胀伴烧灼样疼痛。第3天,全身皮肤遍布针帽大淡黄色脓疱,腰背部脓疱部分融合成小片状脓湖,伴持续性高热(体温为39.5℃),无腹痛、腹泻、关节疼痛等不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5.
二步酶消化法分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均使用显微镜下的机械法分离毛乳头,这种方法难度大.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的技巧,这也是造成目前毛囊研究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多年从事毛囊研究,对毛乳头的分离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和改进。从而形成“二步酶消化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毛乳头分离效率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微创介入多次给药、b-BMP复合物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8年 2月~2001年 4月采用 C臂 X光机引导下Ⅰ期微创介入,病灶清除,术后留置导管于病灶区并多次给药,Ⅱ期b-BMP复合物植入的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48例50髋.均为FicatⅡ、Ⅲ期(ARCO分类法Ⅱ,ⅢA、B期)病例. 结果术后采用王岩百分法评价疗效,42例(43髋)随访2年,优 30髋,良5髋,可4髋,差4髋;优良率81.4%. 结论该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患髋可早期活动,对后续治疗干扰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7.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 NSCLC )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一般认为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体液免疫通常仅在某些情况下发挥协同作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免疫主要包括 T 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及NK细胞介导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而晚期NSCLC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肿瘤细胞能通过多种途径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产生免疫耐受,最终导致肿瘤复发、进展。本文就 NSCLC 抗肿瘤免疫应答与免疫逃逸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以及疗效与预后的判断。例如标志物CEA和CA125目前已广泛用于多种实体瘤包括肺癌的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到多基因、多步骤,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在不同的肿瘤中表达,而同一肿瘤又可表达多种标志物。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loo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及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 T )的肿瘤标志物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VEGF(亦即VEGF-A ,但通常简称为VEGF)是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血管生长有强力诱导作用,并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与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过程密切相关[1,2]。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 VEGF的表达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区分肿瘤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3]。肺癌患者血清V EG F高水平预示病期较晚,浸润范围广泛,病灶远处转移。因此监测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前后V EG F值的变化,对晚期肺癌的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M T (metallothionein ,金属硫蛋白)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与金属离子具有高度亲和性的低分子量结合蛋白。致癌过程中MT的产生与肿瘤迅速生长、致癌物质刺激及癌基因激活有关。在许多肿瘤组织如甲状腺肿瘤、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中都发现M T 呈高水平表达[4]。本实验通过检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VEGF、M T表达的情况,探索VEGF、M T 与肺癌诊治的相关性,为该标志物能否作为肺癌诊治、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正>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 of cylindroma type),由Billroth首次报道,是居头颈部第二位的涎腺恶性肿瘤,好发于小涎腺及大涎腺中较小腺体。本院去年收治了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经肺部CT、胸腔穿刺及内科胸腔镜等检查最终确诊为胸膜腺样囊性癌,因以往文献报道很少有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腺样囊性癌病例,故将本例  相似文献   
110.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5 9岁 ,近 8年来无诱因反复于四肢和面部出现脓疱和溃疡 ,伴剧痛。曾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自发病以来 ,精神差 ,食欲下降 ,体重减轻明显 ,大小便无异常。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差 ,慢性重病面容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肺部可闻及少许细湿 口罗音 ;心脏及腹部体检无异常。面部、躯干、四肢远端可见散在黄豆至花生米大小不等脓疱及直径 4~ 6cm深的溃疡。  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7 6× 10 9 L ,Hb 71g L ,PLT 12 4× 10 9 L ;大便常规示潜血试验阳性 ;红细胞沉降率为 3 1mm h ;肝功能示Alb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