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复方马蹄香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10月-2004年2月,我们用自制复方马蹄香颗粒治疗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50例,并与用西药必奇、金双歧的50例患耆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患儿,男,7月。患儿近1月来双颊、口周反复出现皮疹,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婴儿湿疹,给过外擦红霉素霜、尿素软膏等治疗,面部皮疹时轻时重。3天前出现发热、头面部皮疹,口周皮疹融合成片并出现渗液及少量渗血,门诊给过静滴邻氯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口服强的松、赛庚...  相似文献   
33.
云南省川崎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云南省川崎病的发病、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日本中国川崎病流行病调查表 ,对云南省 12 6家县级以上有儿科病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进行填表调查。结果  5年间共报告患儿 594例 ,发病率 4 45 10万 ;男女之比为 1 50∶1(3 56 2 3 8) ,发病年龄以 5岁以下为主 (86 2 % )。以城市患儿居多为 3 98例(67 0 % )。少数民族患儿 45例 (7 6% )。 3 99例中发生心脏后遗症者 114例 (2 8 6% )。无死亡病例。复发病例4例 (0 7% )。结论 云南省川崎病发病明显低于日本 ,而与国内部分省份相近。心脏后遗症者高于日本与国内一些省份。基层医院应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和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7年10-12月收治的年龄3~18岁、腹泻病程在3d以内的47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给予静脉滴注热毒宁0.5-0.8mg/(kg·d)治疗及对症治疗,全部病例未用抗菌素.结果 全部病例治愈出院.未发现不良反应,经治疗患儿热退天数0.5-1.5d,平均热退天数0.87d.泻止天数1-3d,平均泻止天数2.15d.住院天数3-7d,平均住院天数4.74d.结论 热毒宁可作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危重型手足口病( HFMD)临床诊治经验及病原学分析。方法选择636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均给予并发脑炎的常规治疗。本研究患儿均出现高血压,624例给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8~20μg/( kg·min),其中143例高血压仍未控制,改用静脉滴注硝普钠,血压稳定后逐渐减量至停药。46例呼吸、循环衰竭患儿(其中20例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在入院12 h内应用机械辅助通气。结果未给予降压治疗的12例危重型HFMD患儿机械通气治疗11例,5例(41.67%)死于肺出血;2例病情好转出院,后失访。624例危重型HFMD患儿及时给予治疗、控制高血压,机械通气治疗35例,7例死于肺出血,2例好转出院后失访。631例做粪便病原检测:其中EV71阳性495例。结论目前 HFMD 己成为儿科较常见、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危重型HFMD病原以EV71为主。本研究患儿均出现高血压,高血压严重程度与肺水肿成正比。本研究624例在治疗脑炎的同时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明显减少了机械通气的应用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应用,降低了医疗成本,取得了满意疗效。重视及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控制高血压是抢救危重型HFMD患儿最重要措施之一,是最大限度降低危重型 HFMD患儿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患儿,男,13岁,因发热4天入院,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1℃,有寒战,无咳嗽、头痛及呕吐.曾在外院治疗3天,病情无好转.查体:T38.2℃,H92次/分,R20次/分,BP 90/60 mmHg,W47kg.神清,精神差,心肺(-),腹软,肝右肋下2 cm,剑下3 cm,脾左肋下2 cm.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焦痂,皮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Hb 142g/L,WBC 3.0×109/L,N 0.33,L 0.67,PLT 166×109/L.ALT 419 u/L,AST 299 u/L,血浆蛋白、胆红素正常.OXK(-),肥达反应(-).入院第5天OXK、肥达反应均(-).EBV-IgM(-),嗜异性凝集试验(-).抗链O(-),类风湿因子(-).乙肝两对半均(-),抗HAV-IgM(-).  相似文献   
38.
39.
40.
信息动态     
目的 探讨D-乳酸在手足口病(HFMD)浓度的变化规律,评价D-乳酸对不同危重程度HFMD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HFMD血清D-乳酸的水平.结果 随着危重程度增加,血清D-乳酸水平显著上升,重症组及危重型组HFMD患儿血清D-乳酸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D-乳酸可作为小儿重症HFMD病情危重的指标之一,可作为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动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