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3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493篇
内科学   34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84篇
外科学   366篇
综合类   1226篇
预防医学   343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599篇
  6篇
中国医学   444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8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医学图像处理"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多学科集成、应用范围广和理论与技术并重等特点,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课程整合来重构"医学图像处理"的课程内容和结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文中立足于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阐述了该课程整合的形式、过程和体会。  相似文献   
82.
[目的]调查德宏州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分析中学生在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上的年级和性别差异,以及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为德宏州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问卷对德宏州某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共252人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中学生对于艾滋病预防知识整体上有较高的知晓率,但在艾滋病一般知识、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及艾滋病预防知识与高危行为各分量表中的题目都存在知晓率较低(50%)的情况。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对艾滋病病患的态度方面存在迟疑态度,且存在年级和性别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要注重知识与行为的结合,要注意年级和性别的差异,全方位、多角度地进一步深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3.
在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话语的建构中,往往通过历史记忆与地理陈述持续互动的方式,共同论证传统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合法性。在此过程中,历史地图编绘以其连接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优势,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话语中重要的空间体验与知识符号。本文系统考察清末民国中国历史地图编绘的发展脉络,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地图编绘者力求建构符合"中华民族"空间发展的线性图式,通过论证近代中国"疆域空间"向"领土空间"转型的合法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中独特的"制图叙述"典范。  相似文献   
84.
李鹏  丁惠国 《北京医学》2013,35(3):233-234
临床科学研究的定义为在人为条件控制下,以特定患病人群和(或)健康人群为受试对象,以发现和证实干预措施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或预防,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为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研究.临床科学研究的设计方法很多,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目前最理想的临床研究设计,但其要求条件高,耗费大,广泛应用的可行性较小.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及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是目前临床研究中较为常用的设计方法,但因为专业性较强,临床医生实际应用中易于混淆,造成最初研究设计即产生偏差,容易形成错误结论或结果,亦浪费了宝贵的临床资源.现就以上3种研究设计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HFMD)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例心肌酶谱异常的HFMD患儿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左卡组)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果糖组),每组30例,在抗病毒、退热等基础上分别给予左卡尼汀或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并以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HFMD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细胞凋亡因子sFas和sFasL的变化。结果两组HFMD患儿治疗有效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果糖组1例进展为危重型。治疗前,左卡组和果糖组心肌酶谱、MDA、sFas、sFas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OD低于对照组(P0.05),但HFMD的两组间心肌酶谱、MDA、SOD、sFas、sFas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卡组和果糖组的心肌酶谱以及MDA、sFas、sFasL浓度均下降(P0.05),SOD水平增高(P0.05);治疗后除果糖组的CK高于对照组和左卡组,其余心肌酶指标及MDA、sFas、sFasl在两组间及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与AST、LDH、CK、CK-MB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7、-0.364、-0.397、-0.519,P0.05),MDA水平与LDH、CK-MB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2、0.411,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所致HFMD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米力农治疗,治疗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血清脑钠肽前体( 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5%(χ^2=5.437,P <0.05);治疗后治疗组 LVEF、pro-BNP 分别为(48.0±5.8)%、(1738±243)pg/mL,对照组分别为(41.0±6.3)%、(2869±430)pg/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754、2.425,均P<0.05)。结论左西孟旦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9.
三角韧带是踝关节内侧柱的一部分,在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力学传导上有重要作用,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外旋、外展暴力,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诊断主要依据踝关节内侧间隙和临床检查,核磁与关节镜有助于明确诊断,却没有得到早期应用,治疗上存在保守和手术两大分歧,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国内倾向于断裂韧带的修复,国外则更加注重三角韧带的重建.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踝关节三角韧带的研究,在解剖、生物力学、诊断和治疗上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2种不同缝线方法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4月 至2018年4月于解放军乌鲁木齐市第474医院住院并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128例(12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64眼)。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连续缝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间断缝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观察2组术后1、3、 7 d的疼痛、角膜刺激症状程度;角膜荧光染色确定2组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时间;6个月随访中记录结膜完全愈合、瘢痕纤维增生及胬肉复发情况。2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间率的比 较采用卡方检验(必要时辅以Fisher精确概率法直接计算P值)。结果:疼痛和刺激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术后1 d和3 d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t=-40.477,P<0.001;t=-23.376,P<0.001。刺激症状评分: t=-18.431,P<0.001;t=-7.894,P<0.001),术前和术后7 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荧光染色 显示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方面,观察组术后3 d和5 d均高于对照组(χ2 =4.354,P=0.037;χ2 =13.333, P<0.001),术后7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χ2 =8.848,P=0.003),观察 组的瘢痕痊愈率低于对照组(χ2 =8.214,P=0.004),2组胬肉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拆线 时间早于对照组(t=-32.686,P<0.001),拆线耗时短于对照组(t=-20.236,P<0.001),拆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26.58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连续缝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眼部疼痛、刺激、炎症反应轻,角膜上皮愈合更快,可明显减少瘢痕的形成,术后拆线更早,拆线耗时短且疼痛感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