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目的 初步了解高湿环境下调查官兵的睡眠质量.方法 同〈高湿环境下患病中医症候分布调查分析〉一文.结果 高湿环境下,调查官兵PSQI得分为0~15(3.70±2.96)分.睡眠良好共173人,占55.3%;临界失眠共107人,占34.2%;失眠状态33人,占10.5%.患有任意中医症候者的PSQI得分均高于无中医症候者(P<0.05).结论 高湿环境下,调查官兵整体睡眠质量状况良好;无中医症候的调查官兵睡眠质量优于患有任意中医症候的调查官兵.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参麦萸术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萸术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PEF、PEV1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萸术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咳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影响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成都军区总医院行胃转流术治疗且获得1年随访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C肽释放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身高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胃转流术后不再需要任何降糖措施,可长期保持随机血糖< 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OGTT 2 h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者判定为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组);术后所需药物量明显减少或饮食调整即可控制血糖至正常者判定为好转(好转组);不符合上述完全缓解和好转标准者均视为无效(无效组).术后各时相点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组间各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80%(79/99)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9% (9/99)的患者症状好转,11% (11/99)的患者无效.完全缓解组术前体质量,BMI,空腹及餐后30 min、1、2、3hC肽,餐后30 min和1h血糖,餐后30 min和1h胰岛素分别为(75±14) kg、(27±4)kg/m2、(2.1 ±0.8) nmol/L、(2.8±1.2) nmol/L、(3.8±1.7)nmol/L、(4.5±2.2) nmol/L、(3.5±1.2) nmol/L、(16±3)mmol/L、(19±4) mmol/L、(29±21) U/L、(37±27) U/L,好转组分别为(62±10)kg、(24±4)kg/m2、(1.3±0.5) nmol/L、(1.8±1.0) nmol/L、(1.9±0.8) nmol/L、(2.8±1.7) nmol/L、(2.7±1.5) nmol/L、(17±5)mmol/L、(20±6)mmol/L、(18±13) U/L、(17±12) U/L,无效组分别为(71±12)kg、(24±3)kg/m2、(1.6 ±0.6)nmol/L、(2.2 ±0.9) nmol/L、(2.8±1.3) nmol/L、(2.8±1.0) nmol/L、(2.5±1.4) nmol/L、(17±5)mmol/L、(20±4)mmol/L、(17±10) U/L、(24±16) U/L,完全缓解组与好转组和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9,5.328,5.860,4.315,7.504,5.208,4.512,3.341,8.154,3.456,3.514,P<0.05).结论 除体质量和BMI以外,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空腹和餐后30 min、l、2、3hC肽,餐后30 min和lh的血糖和胰岛素等指标均与胃转流术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了解高湿环境中部队作业人员患病的主要中医症候分布情况,为高湿环境中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组织专家编制高湿环境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采用HTC-2型数字温湿度计测量部队驻地温湿度,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对象为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高湿环境下作业的部队人员。累计发放问卷10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43份。结果近2周内,调查对象的湿伤肺发生率为65.6%,湿伤脾胃发生率为45.3%,湿伤肌肤发生率为57.2%,湿痹关节发生率为52.2%。来自北方调查对象的湿伤脾胃发生率为47.0%,湿痹关节发生率为55.0%,均显著高于来自南方的调查对象(P0.05,P0.01)。湿伤肺中医症状发生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咯痰;湿伤脾胃中医症状发生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食欲减少、腹痛、肠鸣、腹胀、恶心;湿伤肌肤中医症状发生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脚湿气、粉刺、皮肤瘙痒、肛门瘙痒、狐臭;湿痹关节中医症状发生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腰膝酸痛、颈痛、关节痛与天气变化相关、四肢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结论高湿环境中,部队作业人员的中医症候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肺系疾病,来自北方的部队作业人员其湿伤脾胃、湿痹关节发生率高于来自南方的部队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编制符合我国卫生行业标准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为健康管理提供标准风险评估工具。方法参考国际公认健康测量量表建立健康风险评估问卷条目池,采用自定的筛选条目标准和我国卫生行业数据标准对问卷及选项进行筛选和标准化,形成健康风险评估问卷。结果构建了包含298个条目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条目池;按照条目筛选原则,并咨询健康管理领域专家,最终筛选60个条目作为健康风险评估问卷的正式条目,包含10个维度: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人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腰围、胸围、臀围等体格测量情况,饮酒、吸烟、运动等生活方式情况,荤食、素食、嗜盐、嗜糖等饮食习惯情况,家族健康史及个人患病史情况,社会家庭支持,精神心理压力,自我健康意识,自评健康和工作情况。采用我国卫生行业数据标准对问卷及选项进行筛选和标准化后,形成符合我国卫生行业标准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结论编制的健康风险评估问卷既包括了健康风险评估所需个体信息,又符合国家卫生行业数据标准,在健康管理及相关软件系统研发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6.
可溶性IL-13受体α2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可溶性IL-13受体α2(sIL-13Rα2)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了解sIL-13Rα2对哮喘潜在的治疗价值.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sIL-13Rα2治疗组,哮喘组和sIL-13Rα2治疗组以鸡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sIL-13Rα2治疗组每次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sIL-13Rα2 100μg,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则用生理盐水替代.比较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肺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值均<0.001),血清及BALF中IL-13明显增多(P值均<0.001),病理示肺组织损害明显.与哮喘组相比,sIL-13Rα2治疗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值均<0.001),血清及BALF中IL-13明显减少(P值均<0.001),病理示肺组织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sIL-13Rα2可明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27.
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在犬心房颤动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犬心房颤动(房颤)模型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探讨房颤的发病机制。方法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快速心房刺激组(RAP)和对照组,每组12只。RAP组给予右心房快速刺激(800次/分),诱发并维持房颤2h。对照组不接受刺激。分别在基础状态、刺激后1h、2h测定右心房ERP和房颤诱发指数(AFⅡ)、血清炎症(TNF-α、IL-6)和氧化应激标志物(XO、GSH—Px)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房颤后RAP组右房ERP显著缩短(P〈0.01);②在刺激1h时,RAP组XO水平即开始显著增高(P〈0.01),GSH—Px含量显著减少(P〈0.05),2h时两者分别达到最大和最小值。TNF-α、IL-6在刺激2h时方出现显著增高(P〈0.05);③刺激1h和2h的AFⅡ均与XO呈正相关,而与GSH—Px呈显著负相关。刺激1h时,AFⅡ与炎症指标无显著相关,刺激2h时,AFⅡ与IL-6、TNF-α呈正相关。刺激1h和2h的AERP200ms与AFⅡ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炎症与氧化应激参与了房颤发生和电重构过程,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XO和GSH—Px)可作为房颤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筛选能够有效增强Epstein-Barr病毒转化的B细胞与HBsAg相关抗原肽结合能力的小分子化合物MLE(MHC loading enhancer)。方法:EB病毒转化的B细胞系与HBsAg17-31及全长在加或不加小分子化合物的情况下共孵育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FITC标记的HBsAg17-31肽段在不加小分子化合物与B细胞共孵育4 h候后(阴性对照)的45±7.87(P=0.008),对氯苯酚(pCP)为60.33±14.34(P0.01);HBsAg全长与B细MFI为19.97±4.95,加甲醇的MFI为24.67±4.24(P=0.506),加正丁醇的则为胞共孵育4 h后,其阴性对照MFI值为26.67±1.53,加入甲醇的MFL值为31.33±2.08(P=0.078),加入正丁醇的为51.67±3.61(P0.01),而加入pCP的MFI值为71.67±3.51(P0.01)。结论:这些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有效增强Epstein-Barr病毒转化的B细胞与FITC标记的HBsAg17-31肽段及其全长的结合能力,甲醇的催化能力较弱,正丁醇的催化能力明显强于甲醇,对氯苯酚的催化能力最强;为进一步将MLE应用于HBV免疫治疗、乙肝疫苗佐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9.
目的:针对生物医学研究中辐射剂量存活曲线的拟合问题,给予统计软件技术上的支持。方法:采用SPSS软件实现辐射剂量存活曲线的拟合。结果:分别对3种常用辐射剂量存活曲线的生物物理模型,给出曲线拟合的SPSS程序,并进行实例分析,估计相应的模型参数。结论:给出的SPSS程序适用于辐射剂量存活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国内外DRG的研究历程进行归纳综述,总结DRG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归纳医院开展DRG付费方式改革的作用以及在推行DRG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通过强化病案首页的质量管理,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DRG付费路径的探索,协同推进价值医疗和DRG付费方式改革等相关建议,为我国DRG付费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