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2篇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玉红 《大家健康》2013,(15):36-37
目的:分析与探讨小儿发热常见病因。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8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现象,对其发热原因进行调查,以了解小儿发热常见病因。结果:580例发热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235例,占40.5%,肺结核50例,占8.6%,肺炎165例,占28.4%,急性肠胃炎100例,占17.2%,荨麻疹25例,占4.3%,白血病2例,占0.3%,乙脑3例,占0.5%。结论:小儿发热常见病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急性肠胃炎等,对发热原因进行了解能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相应治疗与护理对策,以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产妇孕期及产后42d内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提供有效的围产期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5月,目的抽样法选取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和住院分娩的21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式个体化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取3个主题,即孕期健康教育需求、产后健康教育需求及多种健康教育途径并存。在孕期健康教育需求下可分为孕期营养知识相关需求、孕期运动形式相关需求、胎儿健康相关知识需求以及分娩知识需求等4个亚主题。在产后健康教育需求下可分为产后恢复相关知识需求、新生儿有效喂养相关知识需求、产后营养相关知识需求、新生儿照护知识需求等4个亚主题。结论妇幼保健工作者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时,应考虑到不同胎次和分娩方式的孕产妇健康教育需求的差异,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保健知识;借助网络在信息传递中的的优势,建立更具科学性、专业性的网络平台,为孕产妇提供孕产期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女性围产期抑郁情绪动态变化及探讨女性孕期压力水平、应对方式与围产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门诊孕期检查的162例孕妇为调查对象,运用妊娠压力量表(PP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孕期压力水平和孕妇应对压力的方式,运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孕期、产后的抑郁情绪.结果:孕产妇孕期抑郁、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7.53% (77/162)、48.77% (79/162);纵向追踪发现,孕期77例抑郁女性中,在产后有24例女性(31.17%)转为非抑郁;孕期85例非抑郁女性中,在产后有26例女性(30.59%)转为抑郁.其次,妊娠晚期孕妇妊娠总体压力为轻度水平[中位数(M)=1.57].孕妇应对方式总分(1.57 ±0.03)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1.93±0.04)分,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为(1.03±0.03)分.与常模比较,其中,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比常模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1).孕妇孕期抑郁情绪与妊娠压力总分、各压力因子得分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总分、积极应对分值呈负相关.产妇产后抑郁情绪与妊娠压力总分、各压力因子得分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分值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家庭关系是产后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在产前对孕妇做好心理健康水平的筛查和干预,对于产后抑郁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及有心绞痛病史近2个月无发作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31例。常规组采用胃镜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在检查前的血压、心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检查中、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氧饱和度检查前、中、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压低、室性早搏术中、术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有利于稳定情绪,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李玉红  许俊龙 《山东医药》2005,45(12):25-25
患者男, 57岁.声嘶3个月.纤维喉镜检查见声带肿物约1.0cm×0.5cm,灰红色,边缘欠光滑,堵住声门,并随呼吸上下移动,双侧杓状软骨运动好,颈部淋巴结可触及.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表现.临床诊断为喉癌.切除肿物行病理检查.肉眼见肿物呈灰红色,带蒂,1.0cm×0.5cm×0.3cm,切面灰白,质地柔韧,境界清楚.镜检见肿物边缘为浸润性生长的鳞癌,中央大部分由大的多形性梭状细胞和带状细胞构成,胞浆丰富,呈深红色、细颗粒或空泡状,多核,可见核仁,有核分裂相,但HE染色未见明显横纹.免疫组化检查鳞癌处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均阳性,波形蛋白(Vim)、肌动蛋白(HHF)、肌红蛋白(Myoglobin)均阴性,横纹肌处CK、EMA、CEA均阴性,Vim、HHF、Myoglobin均阳性.病理诊断为喉癌肉瘤(鳞癌合并横纹肌肉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高纯度的早孕滋养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完整早孕绒毛通过胰蛋白酶联合胶原酶消化法分离,Percoll梯度分离法提纯体外培养,应用光镜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纯度。 结果 CK-7表达阳性细胞数可以达到90%以上。结论 完整绒毛消化和Percoll纯化联合可在短期内获得高纯度、高产量的滋养细胞以供后期试验,方法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17.
杨秀红  蒋涛  李玉红 《新疆医学》2015,45(1):107-109
院前急救是高风险、易感染、集急危重为一体多元素交叉的医疗工作,受环境、病情、心理、舆论、技术、社会支持等因素相互制约[1]。而院前急救护士是院前医疗急救队伍的主体,做好院前急救护士的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院前急救的医疗质量和急诊科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1975年,英国Harden博士建立了一种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核框架,依次让考生在各个模拟的临床考站中考核包括多种操作在内的广泛内容,并且实施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康复疗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养治疗;治疗组在康复疗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疗程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尿β2-MG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康复疗养治疗慢性肾炎,能明显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炎的进展,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苯那普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入选70例ACS患者为ACS组,并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又分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2例,对照组32例。比较各组Toll样受体4(TLR4)、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ACS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苯那普利治疗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可能通过抑制ACS患者TLR4过度表达及其下游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MMP-9分泌,稳定ACS易损斑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行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及术中知晓情况。方法:择期行Lc患者240例,随机分均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D组给以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和维持,P组则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麻醉诱导、插管及腹腔充气的心血管反应;记录术中用药、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并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D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未见血压明显变化,腹腔充气血压升高(P〈0.01),拔管后血压降低(P〈0.01);P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降低(P〈0.01)。D组麻醉和手术过程心率降低(P〈0.01)而P组心率保持不变。P组清醒拔管时间均少于D组(P〈0.05)。D组阿托品和乌拉地尔的使用较多(P〈0.01),麻黄碱使用较少(P〈0.05)。D组术后即时镇痛(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少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选择方法之一,术中注意右美托咪啶诱导给药速度、加强心率监护和管理,且无术中知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