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TRAIL联合顺铂体外杀伤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化疗药物顺铂(DDP)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 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DDP(1.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50.0μg/ml、100.0μg/ml)与TRAIL(10.0ng/ml、20.0ng/ml、50.0ng/ml、100.0ng/ml、200.0ng/ml)作用PC-3细胞株,24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吸光度;DDP(5.0ng/m1)与TRAIL(50.0ng/ml)联合作用PC-3细胞4h、8h、12h、16h、20h、24h后,MTT法检测检测细胞的吸光度;并按细胞的抑制率(100%)=(1-实验组吸光度/阳性对照组吸光度)×100%计算DDP组、TRAIL组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细胞的抑制率,比较组间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结果 单独应用DDP或者TRAIL对PC-3细胞体外杀伤作用有浓度依赖性,浓度增高一定程度时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会处于一个相对平台期;联合应用DDP+TRAIL组与单独应用同浓度的DDP及TRAIL组相比,其对PC-3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明显增强,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联合应用DDP与TRAIL对PC-3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结论 DDP能明显提高TRAIL对前列腺痛PC-3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其机制与死亡受体DR5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肾癌原位肺转移动物模型,研究动物模型肾癌移植瘤和肺部转移瘤的生长情况,确定肾癌肺转移的初始时间。方法:人肾癌细胞株SN12-PM6种植于裸鼠右肾实质内,连续观察裸鼠肾脏肿瘤及肺部转移瘤的生长情况。所有采用标本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分析结果。结果:肾脏的成瘤率为100%(39/39),第5周开始观察到肿瘤的肺转移灶,肺部转移率50%(4/8),在随后3周其肺部转移率分别为75%(3/4),100%(8/8)和100%(7/7),肠道、肝脏、脾脏等脏器未发现明显的转移灶。结论:成功构建人肾细胞癌原位裸鼠肺转移动物模型,为肾癌特别是肾癌肺部转移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75年12月至1983年3月进行纤维胃镜检查10841例,其中手术后胃274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及纤维胃镜检查所见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一、年龄与性别:男246例,女28例,男女之比为8.79:1。其中最大年龄68岁,  相似文献   
14.
报导长谷川量表在265例老年人中的应用。结果265例老年人脑血管疾患中,发现老年人脑血管性痴呆30例,其发生率为11.3%;而非老年组60例中,痴呆仅1例,占1.7%。老年组痴呆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且提示左侧大脑半球病变与痴呆的发生有很大关系。30例痴呆中,脑梗塞16例,占53.3%;脑出血10例,占33.3%;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占13.4%。一次中风所致痴呆18例,2次以上中风12例。30例痴呆患者的智能减退主要集中于时间定向力、计算力、常识、近期记忆力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纤维胃镜诊断的胃癌311例进行了分析,并就胃癌的纤维胃镜分型,本地区胃癌的好发部位,活检阳性率进行了讨论,还就纤维胃镜与手术所见对胃癌的部位形态及大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纤维胃镜检查消化性溃疡4007例,检出率35.8%、男女之比为5.8:1。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02例(62.5%)、胃溃疡1309例(32.7%),两者之比为1.9:1,其余为复合性溃疡178例(4.4%),复发性溃疡13例(0.3%),食管溃疡5例(0.1%)。胃溃疡好发部位在胃窦部(37.5%),其次胃角(20.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好发在前壁(46.2%)。溃疡恶变10例(占胃溃疡3%)。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与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手术效果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为腺性膀胱炎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访99例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灼术的女性患者 对其中18例术后9个月以上辅助检查结果正常、症状未消失的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焦虑和抑郁现况调查.结果:随访9~38个月.99例中症状消失27例,症状改善38例,症状无改善34例 膀胱镜、尿常规等辅助检查结果正常57例,异常42例.其中辅助检查结果正常,症状未消失18例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得分不仅高于中国常模,亦高于普通腺性膀胱炎患者.结论:单纯行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欠佳者,可能与患者合并焦虑和抑郁状态相关,有必要行心理干预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残胃癌六例     
我院从1983年1月~1987年11月经纤维周镜(简称胃镜)检查胃大部切除术后125例,发现残胃癌6例,占4.8%,均经病理切片证实。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6.3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顺铂(DDP)诱导的PC3-TR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PC3-TR细胞分为3组。DDP组以1.0、5.0、10.0、20.0、50.0、100.0μg/ml浓度、TRAIL组以10.0、20.0、50.0、100.0ng/ml浓度、DDP5.0或10μg/ml+TRAIL50.0ng/ml处理PC3-TR细胞,24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吸光度;DDP+TRIL组以按细胞抑制率(IR)=(1-实验组吸光度/对照组吸光度)×100%计算各组对细胞的IR,比较组间细胞的IR。结果单独应用不同浓度DDP及TRAIL对PC3-TR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小剂量DDP(5.0μg/ml及10.0μg/ml)与0.5ng/mlTRAIL联合处理PC3-TR细胞,对PC3-TR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与相应浓度的DDP、TRAIL单独应用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DP能诱导PC3-TR细胞株DR5受体的水平提高,增强了PC3-TR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逆转PC3-TR细胞株对TRAIL的耐受,明显提高TRAIL对前列腺癌PC3-TR细胞株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增强型红色荧光蛋白(ERFP)的NOD/SCID-hu(非肥胖性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方法:选用6~8周龄体重为22~25g雄性NOD/SCID-hu小鼠,利用外科植入术将成人骨组织(HAB)植入小鼠皮下,3~4周后将携有ER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DsRed2转染前列腺癌细胞PC-3m与LNCaP,收获稳定表达ERFP的前列腺癌细胞PC-3m/ERFP与LNCaP/ERFP并配置成细胞悬液,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6~8周后通过整体荧光显像系统观察小鼠体内移植人骨组织处转移前列腺癌细胞ERFP的表达。结果:2只小鼠死于术后第2天;10只存活小鼠中,4只在整体荧光显像系统观察下发出红色荧光,成功建立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结论:本方法建立的表达ERFP的NOD/SCID-hu小鼠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稳定、可靠;实验结果可以在体外进行无创性动态观察,具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是进行前列腺癌骨转移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