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 筛选、鉴定与ubiquilin 4相互作用的蛋白,探讨ubiquilin 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确定外源及内源ubiquilin 4在MKN45细胞中的定位;构建含有UBQLN4和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UBQLN4,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6 h后收集蛋白.运用标签纯化ubiquilin 4,利用GST-pull down技术寻找差异条带,再进一步应用蛋白质谱技术鉴定蛋白,并通过免疫共沉淀法进行验证.结果免疫荧光显微镜显示,外源及内源ubiquilin 4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纯化及蛋白质谱分析技术鉴定发现,MYH9蛋白与ubiquilin 4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MYH9蛋白与ubiquilin 4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为阐明ubiquilin 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李渊  何明  吴峥嵘  郝素英 《北京中医药》2019,38(10):999-1003,封3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益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COX-2和p38MAPK蛋白的影响,研究其改善气流受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采用气管滴注脂多糖加熏香烟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COX-2抑制剂组给予塞来昔布[10 mg/(kg·d)]灌胃,健脾补肾益肺方组给予健脾补肾益肺方[合生药量25.2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FEV0.3、FVC、PEF、MMEF并留取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COX-2、p38MAPK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及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FEV0.3、FEV0.3/FVC、PEF、MMEF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FEV0.3、FEV0.3/FVC、PEF、MMEF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MMEF较COX-2抑制剂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肺组织COX-2、p38MAPK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COX-2抑制剂组、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肺组织COX-2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健脾补肾益肺方组大鼠p38MAPK的表达较模型组、COX-2抑制剂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脾补肾益肺方通过抑制COPD大鼠的COX-2表达,改善气流受限;可能与下调p38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3.
54.
摘要:目的 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应用STER治疗的来源于固有肌层的27处SM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共26例27处SMT,仅有1例食管并发2处SMT。年龄31~70岁,平均(49.9±9.8)岁。食管13处,贲门处病变13处,胃底体交界1处,瘤体直径大小为1.0~6.0cm,平均(2.0±1.1)cm,STER成功切除所有SMT,一次性完整切除率92.6%,切除时间11~163min,平均(51.0±35.7)min,钛夹缝合时间1~11min。术后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21处(77.8%),间质瘤6处(22.2%,食管1处,胃5处),且均为极低危险度(直径1.0~1.8cm,核分裂像<5个/50HPF)。术后发生纵隔气肿1例,肺炎3例,均保守治疗痊愈,随访24~60个月,无复发或残余病变。随访期间为患者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在治疗前8例可能有焦虑(30.8%),5例肯定有焦虑(19.2%),1例在患病前患有焦虑,发现病变后焦虑症状加重,有明显焦虑。在内镜成功切除肿瘤后,患者焦虑明显好转。结论 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一些上消化道SMT,既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也治疗了患者因该疾病引发的焦虑,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郑丽丽  李渊 《江西医药》2011,46(11):1036-1037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和防治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肿瘤科3854例出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85例次,例次发生率为2.21%,医院感染部位前4位分别为泌尿道、手术切口、胃肠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病人细菌培养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1%,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6%、真菌占13%。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6.
胃癌患者胃液中特异性荧光物质的初步确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从胃癌患者胃液中发现特异性荧光物质,并以此来获得肿瘤标志物。方法 收集10例胃癌患得与10例非胃癌患者的胃液,浓缩后行高效液相分析。并收集高效液相荧光光谱中保留时间为11.5-12.5min的荧光物质;再经质谱鉴定,所得结果与L-色氨酸的质谱比较,最终确定这种荧光物质的主要组分。结果 在高效液相的荧光光谱保留时间为11.5-12.5min时,胃癌患者胃液中的特异性荧光物质,其含量较其他胃内良性病变患者明显增多。经质谱鉴定后显示,胃癌患者胃液中质荷比为205的物质与L-色氨酸的三级质谱完全一致,证实该物质为L-色氨酸。结论 L-色氨酸是胃癌患者胃液中特异性荧光物质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山东胃癌高发区10年来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的内镜下变化.方法 1996年在山东烟台地区自然人群中整群抽样选择1006名成人,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试验方法,将其中Hp阳性的552例均分为治疗组(T组)和安慰剂组(P组),T组口服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1周,P组给予安慰剂对照.停药1个月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两组入选者再按Hp根除情况重新分为Hp根除组(246例)和HP未根除组(306例),分别于1、5、8、10年后进行内镜复查并对结果进仃比较.结果 1、5、8、10年内镜追踪复查的实际应答率分别为89.13%、83.11%、80.38%、75.90%.行根除治疗前T组和P组的RE检出率分别为2.17%和0.72%.根除Hp后1、5、8、10年T组和P组的RE检出率分别为1.65%、0.40%、7.21%、5.88%和16.10%、13.62%、27.57%、21.24%.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根除Hp后10年,T组RE新发病例数高于P组.随访期间Hp阳性和Hp阴性组RE发病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p根除前及根除后5、5、8、10年RE患者的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比例1.1∶1至3.2∶1小等.结论 根除Hp对RE发病无明显影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性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0年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胃癌高发区山东烟台高陵镇随机抽样自然人群进行内镜普查,其中Hp阳性者552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276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和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口服,疗程7 d.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根除成功.此后对两组在10年期间进行内镜随访(第1、5、8和10年),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观察两组Hp感染状态的变迁.结果 治疗组消化性溃疡第1、5和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70%、5.86%和4.40%,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2.85%、14.93%和9.39%,P值分别=0.0002、0.0017和0.0440).随访10年间,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新发病例数及复发病例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Hp再感染率较高,第10年时Hp阳性率达46.4%.根据Hp感染状态重新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访10年间Hp阴性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均低于Hp阳性组(P值均<0.05).结论 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是必要的.成功根除Hp后再感染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59.
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 高血压失眠患者27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4例),分别采用艾司唑仑和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第4、8、15天血压的变 化:袖带坐位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与基线血压的变化、目标血压达标率,同时对患者进行睡眠障碍量表(sleep dys-funtion rating scale,SDR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价.结果 在 治疗第8、15天,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目标血压的达标率也明 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治疗第8、15天,治疗组的SDRS和HAMA评分也较基线总分有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为6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司唑仑治 疗高血压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失眠可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改善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C/HDL‐C比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胸闷、胸痛就诊的患者126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A组,1110例)与无冠心病组(B组,151例)。A组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A1组,316例)、两支病变组(A2组,303例)和三支病变组(A3组,491例)。计算A组患者Gensini积分。检测血清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浓度,计算 TC/HDL‐C比值。结果 A3组患者的 TC/HDL‐C比值高于A1、A2组(P<0.05)。A1、A2、A3三组血清 TC、TG、LDL‐C和HDL‐C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T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r=0.14,P<0.01)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13,P<0.01)呈正相关。结论 TC/HDL‐C比值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