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因诊断已全面渗透到医学各个领域 ,至使PCR技术逐步成为实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1]。从发展方向来看 ,常规 PCR技术因扩增产物污染带来的假阳性而难以被临床所应用和推广。最近 ,一种荧光基因探针杂交定量 PCR技术 ,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 PCR扩增物污染和不能定量的问题。据此 ,作者应用 Amplisensor定量 PCR技术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BV- DNA水平进行了分析 ,并与杂交梳方法及普通 PCR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5 6例乙型肝炎患者均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例 ,其中男性 44例 ,女…  相似文献   
52.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目前,小儿脑瘫是小儿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多伴有精神发育迟缓、视听障碍、癫痫、行为异常等并发损害。为减少并发症及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就要做好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53.
李淑莉 《中国校医》1993,7(1):68-68
<正> 我校自1980年开始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调查学生的卫生习惯,来验收健康教育的效果。1989年4月对我校1300名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卫生习惯和卫生知识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 小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其卫生习惯差异很大。接受教育前卫生习惯好的占30.1%差的占69.8%;接受教育后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占85.3%,卫生习惯差的占14.7%。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者有显著差异。 2 各年级学生的卫生习惯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好,低年级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差。 3 家长能配合学校对学生教育督促的与不配合的两都有显著差异。在1109我卫生习惯较好的学生中家长配合教育的占88.7%,不配合的占11.8%。根据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观察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取慢性乙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浆,用镉柱法还原NO_3~-,重氮法测NO_2~-,计算血浆中原有及NO_3~-还原后NO_2~-总和(NO_2~-/NO_3~-),放免法测ET-1和赖氏法测定ALT。结果:慢性肝炎轻度(原慢迁肝)、慢性肝炎中度(原慢活肝)及活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浆NO_2~-/NO_3~-分别为21.92±11.65 μmol/L、33.16 11.89 μmol/L和58.45±27.34 μmol/L。ET-1分别为:56.85±23.43 ng/L、98.45±44.67 ng/L和109.83±49.28 ng/L,ALT各自为87.60±32.50 u、216.50±98.50u、228.40±156.20 iu。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肝中度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NO_2~-/NO_3~-及ET-1水平升高较显著(P<0.05-0.01),且呈正相关,慢肝中度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NO与ALT水平亦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内源性NO水平随病情进展而升高,并与ET和ALT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对47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应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原再次攻击后观察IgE,嗜酸粒细胞和临床变化以及EHFV抗原的皮试反应和皮窗试验中细菌渗出情况。结果发现EHFV抗原注射前后嗜酸粒细胞和血压等无明显变化;抗原注射前IgE正常的13例,注射后7例(53.83%)超出正常范围。皮试结果15min阳性14.8%,6h阳性57.44%,24~48h阳性8O.89%。皮窗试验淋巴细胞渗出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外单核细胞增高例数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抗原组有3例嗜酸粒细胞增高。以上结果说明EHFV抗原再次攻击后可以出现Ⅰ、Ⅲ、Ⅳ型变态反应,但绝大多数为Ⅳ型变态反应。对以上各型变态反应在EHF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为探讨重症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 ,本文检测了 4 9例重肝患者血清 TNF-α和 h-EGF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 ABC- EL 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 TNF-α和 h- EGF含量。结果 死亡组患者血清 TNF-α水平治疗前稍高于存活组 ,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而 h- EGF却相反。随着病情进展 ,死亡组 TNF-α水平升高 ,h- EGF水平降低 ;存活组与之相反。血清 TNF-α水平越高 ,病死率越高 ;而 h- EGF水平越高 ,病死率越低。结论  TNF-α及 h- EGF分别能反映肝细胞坏死及再生情况 ,其动态检测能较好预测重肝发展趋势 ,可用作评判重肝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7.
HPLC测定虎耳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建立虎耳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 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10∶90),紫外检测波长271 nm;结果:没食子酸在0.117 2~0.703 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48%;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虎耳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8.
肝衰竭所致肠道菌群上移及易位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用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的方法对大鼠肝衰竭模型的胃肠道、胆道及肠系膜淋巴结内的细菌进行了检测;另对4例肝衰患者胃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消化道内细菌大量上移,胃、空肠、回肠内细菌含量分别为4.7×104/ml、2.1×105/ml、5.5×106/ml;对照组分别为4.6×102/ml、6.1×101/ml、2.4×103/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大鼠胆道及肠系膜淋巴结内均可培养到细菌。患者胃液中亦有大量细菌存在。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衰竭大鼠胃肠胀气明显,肠壁松弛,管腔扩张;局部粘膜糜烂、出血;近端小肠粘膜病变最为明显。结论:肝衰竭时可以出现肠道菌群上移,引起胃肠胀气、内毒素吸收增加、细菌易位、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等。这种肠道菌群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是肝衰竭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始动原因。  相似文献   
59.
沉淀工序乙醇浓度对丹参素回收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纸色谱比色法测定结果表明,沉淀去除杂质时乙醇浓度升高可使丹参制剂中丹参素的含量降低,选择合适的乙醇浓度可保证丹参素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60.
李淑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115-115,118
现将我院用中药调理脾胃为主治疗萎缩性胆囊炎5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