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4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又称变形性脊柱炎、萎缩性脊柱炎、韧带萎缩性脊柱炎等,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独立性全身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感觉腰部僵硬(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并发脊柱强直畸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一定的负担[1].该病属中医痹证、腰痛范畴,发病年龄多为16~40岁,男性多发.  相似文献   
42.
红霉素片溶出度测定法(硫酸呈色法)曾载入《中国药典》(1995年版)[1]。鉴于该法尚不够理想,本文探索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此项研究,并遵照药典委员会建议,改称红霉素释放度测定法[2]。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RCZ-5A型智能药物溶出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UV2201分光光度计;UV19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1. 2 试药红霉素片(0.125g,西安制药厂、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广东台山化学制药厂);红霉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措施。方法对1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腹膜透析发生腹膜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导管护理不佳及居室环境污染等是造成腹膜炎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人员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或及其家属进行再培训、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方法、加强饮食指导及导管出口处护理等,可以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为心肌桥前
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间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CT冠
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只记录前降支有无心肌桥及桥前血管有无狭窄大于50%冠脉粥样硬化)及临床资料。首先对糖尿病受试
者按照有无心肌桥进行分组,比较心肌桥前段和无心肌桥组的对等段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无差别以及差别是否具有统计
学意义。然后对所有心肌桥受试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无差别以及差别是
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及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2345例,其中1373例心肌桥中,827例桥前段冠脉存在动脉粥样狭窄,972例无心肌桥,与心肌
桥组桥前血管对等部位血管中254例存在动脉粥样狭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经最终校
正后,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桥前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Odds Ratio值分别为3.91、2.6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心
肌桥桥前段更易发生粥样硬化狭窄,心肌桥均为桥前血管发生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
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的心肌桥致桥前血管发生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006年4月-2015年10月,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ndovascuIar graft excIusion,EVGE)修复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85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直视下对所有患者行腔内修复。按照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的方案进行随访,分析评估内漏的来源、大小,决定内漏的处理。结果术后出现I型内漏8例(9.4%),其中2例术后出院前复查CTA显示内漏已消失,1例半年后消失,2例支架近端加用一枚支架封堵,内漏消失,3例远端内漏再次行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内漏消失。结论通过术前的准确评估、腔内移植物的正确选择、移植物设计的改进、手术者的经验提高可以降低EVGE术后内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股动脉和腋动脉插管策略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562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插管策略不同将患者分为腋动脉组[n=328,行腋动脉插管建立体外...  相似文献   
47.
【摘要】目的:探讨年龄、性别对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各节段心肌T2*值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共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并分为青年组(≤44岁,n=10),中年组(45~59岁,n=15)和老年组(≥60岁,n=10),采用3.0T MR仪进行扫描,采用8回波T2*WI成像序列进行心脏扫描,随后将扫描序列导入到后处理软件中分别测量其左心室16节段的T2*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男女以及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男性左心室基底前间壁段(2段)及左心室基底下间壁段(3段)T2*值低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41,P=0.000;Z=-3.137,P=0.002);左心室前壁(1段)、左心室中间下间隔段(9段)、及左心室心尖外侧段(16段)T2*值中,健康中年人>健康老年人>健康青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7,P=0.04;χ2=6.842,P=0.033;χ2=13.274,P=0.001);左心室心尖下段(15段)T2*值中,健康老年人>健康中年人>健康青年人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8,P=0.001);其余节段心肌在不同性别以及各年龄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和女性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基底前间壁段(2段)及下间段(3段)T2*值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成年人左心室前壁(1段)、左心室中间下间隔段(9段)、左心室心尖下段(15段)及左心室心尖外侧段(16段)T2*值存在差异;其余各心肌节段T2*值在不同性别以及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8.
特发性肺纤维化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最常见的一种亚型,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预后不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限制性肺通气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理特征是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上皮损伤、增殖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像学技术,特别是高分辨力C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的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五音调护配合生物反馈在排便障碍型便秘(DDC)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2例DD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施护原则,同时给予五音调护。观察2组治疗护理前后便秘主症评分(CS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肛管直肠测压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护理前比较,2组CSS、SAS、SDS评分及肛管直肠测压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P0.05),以观察组改善最为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护理和生物反馈训练基础上配合五音调护,可明显改善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便秘症状及盆底协调功能,缓解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50.
<正> 患者:许瑞芳、女性、55岁。九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不畅,并逐渐加重,一月前出现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止痛药缓解差。食欲下降,只能进软食,腹胀。全身乏力。消瘦。查体: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潮红,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两肺(一)心率64次/分,律齐,未闻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性检查:大便隐血试验(+).H.b10.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