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基因第8外显子Taq I A位点多态和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receptor,DRD3)基因第5内含子Msp I位点多态与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是否关联及其在不同性别是否存有差异。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对3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10名对照DRD2Taq I A基因多态性和DRD3Msp 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DRD2 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1)、两两基因型对比(A1/A2与A1/A1相比:P<0.05;A2/A2与A1/A1相比:P<0.01)及两基因型联合对比(A1/A2+A2/A2与A1/A1:P<0.01)组间差异也显著。性别分层研究DRD2Taq I A位点女性组间差异显著(P<0.01),男性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DRD3Msp I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分布及性别分层分析等所有数据均显示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因子趋势检验结果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P<0.01;DRD3Msp I位点等位基因2:P>0.05。结论所得数据支持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可能为精神分裂发生的风险因子,特别对女性而言。数据分析不支持DRD3Msp I位点基因与精神分裂发生有关。此结果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2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牙源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在31例成釉细胞瘤,30例牙源性角化囊肿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结果:COX-2在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7%(21/31)、33.3%(10/30);COX-2在正常黏膜中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无强阳性表达。统计学分析三者表达存在差异,其中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正常黏膜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25);牙源性角化囊肿与正常黏膜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25)。结论:COX-2可能与牙源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研究不同季节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规律的差异.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春、夏、秋、冬4次采样的三尖杉叶片、枝条和树皮中的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分型后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从4次采样的3个组织部位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 851株.根据培养特征共划分为77个形态型,分子鉴定为70个分类单元.研究表明,季节和组织对内生真菌定殖率、分离率和种类组成均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季节的影响远大于组织的影响.结论 三尖杉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结合内生真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综合分析,春季为获得较多种类的内生真菌的最佳取样时间.  相似文献   
224.
目的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损害。方法分析口腔门诊消毒室工作人员在职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和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可减少职业伤害。结论分析口腔消毒室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减少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225.
目的 观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选20例患者连续服用拉米夫定6-24个月的疗效.结果 拉米夫定连续服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有效缓解症状,HBeAg阴转率高,并能阻止肝脏纤维化及肝癌的发生,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乙肝的早期抗病毒治疗,HbeAg阴转率高,有效阻断肝癌的发生和阻止肝硬化进程,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26.
我院自 1997年 8月以来 ,在临床上应用X刀治疗颅内疾病 ,取得良好效果 ,但亦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常见的放射性脑水肿等 ,以下是我院对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 36例患者的处理。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36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8例。脑肿瘤2 9例 ,脑动静脉畸形 7例。病灶大小 10~ 2 0mm 4个 ,2 1~ 30mm 6个 ,31~ 4 0mm 11个 ,4 1~ 4 8mm 15个。脑肿瘤中心剂量 2 0~ 2 4Gy ,周边剂量 14~16Gy ,脑动静脉畸形中心剂量 16~ 2 4Gy ,周边剂量14~ 2 0Gy。结果急性放射性脑水肿者 10例 ,慢性放射性脑水肿者 2 6例。急性患者在治疗后至 10小时内…  相似文献   
227.
疏肝解郁安神法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8.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作者自1997年以来利用小针刀配合拔火罐治疗该症5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3例中男41例,女12例;年龄18~35岁;单侧发病34例,双侧发病19例;病程3个月以内17例,~1年21例,~3年8例,3年以上者7例。患者主诉为慢性腰臀痛,遇劳加重,影响睡眠,稍作活动后好转,扪诊检查可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明显压痛,有臀部放射痛的33例,能触及纤维性的软组织硬结的42例,X线片见横突明显增长的27例。2 治疗方法2.1 针刀准备 取直径2mm的不锈钢针1根,先将尖部磨成扁平状,再磨成弧形刀刃,钢…  相似文献   
229.
115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tumor(128 nidus in total)have been treated by X-knife made in china and 78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The short-term effect was satisfying.1 Subject and method 1.1 Subject 115 patients ,78 male and 37 female,9 ~72 years old, diagnosis(by pathology or by image)was as follwing:24 metastatic encephaloma,48 glioma,19 meningioma,8 pituitary tumor,12 acoustic neurinoma and 4 pinealoma; the sizes of nidus: 10mm to 20mm(n=40), 21mm to 30mm(n=47), 31mm to 40mm(n=25),41m…  相似文献   
230.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遗传因素和流行病学因素来构建麻风发病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山东省10个地市的21个麻风累计发病例数超过500例的县为研究地区,共纳入816例麻风受累者,3847例密切接触者。通过《麻风患者登记表》和病历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纳入模型的变量,通过遗传因素和流行病学因素的组合来构建麻风发病的风险预测模型。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每个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纳入3个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和25个遗传风险位点信息,麻风模型的预测能力最佳,发现阶段AUC达0.821(95%CI:0.801~0.842),验证阶段AUC达0.812(95%CI:0.789~0.835)。此外,个体自身因素(AUC=0.750, 95%CI:0.726~0.773)与先证者(传染源)因素(AUC=0.745, 95%CI:0.718~0.772)在麻风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中发挥几乎相同的作用。在模型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优时,截断值为0.202,高风险人群患麻风的概率是低风险人群的8.5倍。结论:基于遗传学和流行病学因素构建的麻风发病预测模型展现出很好的预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