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中药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花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以杨梅素为母核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myricetin,1)、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2)、cannabiscitrin(3)、杨梅素-3-O-β-D-半乳糖苷(myricetin-O-β-D-galactopyranoside,4)、杨梅素-3-O-芸香糖苷(myricetin-3-O-rutinose,5)、杨梅素-3-O-刺槐糖苷(myricetin-3-O-robinoside,6)、myricetin-3-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4~7为秋葵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2.
不同生长期杠柳各部位活性成分的累积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春艳  李国辉  李天祥  李庆和  张伯礼 《中草药》2012,43(12):2508-2511
目的 考察一年内不同生长期杠柳各部位(根皮、根木质部、茎皮、茎木质部和叶)中主要活性成分杠柳毒苷和4-甲氧基水杨醛的量,研究其动态累积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 每月平行采样2次,超声提取法制备样品,RP-HPLC法测定杠柳毒苷和4-甲氧基水杨醛的量.结果 杠柳各部位成分累积动态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中茎皮中杠柳毒苷的量最高可达1.400%;根皮中4-甲氧基水杨醛累积量最高达0.781%,而其他部位均低于0.2%.结论 整个生长周期杠柳各部位中两种成分的累积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其变化可能与不同生长阶段及相应的生理代谢活动等密切相关;茎皮和根木质部均可作为提取杠柳毒苷的新药用部位,最佳采收期为生长期.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详细调查香加皮原植物杠柳在主产区资源分布现状和蕴藏量,为进一步开发香加皮的天然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走访调查和现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献记载的香加皮主产区5省市(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天津)21个产地进行实地考察。结果传统观点“出产优质香加皮的兖州”已经不出产香加皮;香加皮的产地有较大的变化,并以山西、河北一带为主;杠柳叶多为披针形、革质;杠柳呈灌木、蔓生灌木、大藤本状的形态变化。结论通过考察确定了杠柳目前在主产区的分布情况,并提出了“杠柳叶多为披针形、革质,其植物形态呈多样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筛选半夏珠芽生长的最佳光周期。[方法] 将半夏幼苗置于装有定时器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管下,设置不同光周期处理(2、4、6、8、10、12、14 h/d),对半夏生长形态、珠芽收获情况和发芽情况进行观测记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叶片色素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半夏形态指标随光周期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色素含量与光照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在8 h/d光周期条件下半夏珠芽收获指标测定值最高,4 h/d光周期的发芽指数最高,且高于其他组别;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光周期为8 h/d条件下,半夏珠芽的生长状况优于其他组别。[结论] 筛选获得最适光周期为8 h/d,可有效改善半夏珠芽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75.
骨性膝关节炎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膝关节骨质增生。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口服药物疗效欠佳。因此我院利用同息通、维生素B1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等药关节腔内注射并配合小针刀治疗骨性膝关节45例,疗效满意现  相似文献   
76.
关节功能是运动系统疾患的重要体征,目前临床上检查关节活动主要靠目测和双臂式量角器,误差比较大。1989年我们参考有关文献研制一种球指针量角器,经临床应用证明:测量角度十分精确,体积小,并附有皮尺盒及皮尺,方便医生携带和应用。是比较理想的常规  相似文献   
77.
目的:测定杠柳不同部位的杠柳毒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ODS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7:73,检测波长220nm。结果:杠柳的根皮、茎皮、根的木质部和茎的木质部的杠柳毒苷含量分别为1.03%、0.65%、0.26%、0.39%;杠柳的叶及果实未检出杠柳毒苷。结论:杠柳植物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8.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17个产地的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在0.006%~1.215%之间,其中以天津蓟县最高,山东泰安最低。结论: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9.
目的考察3种切片方法(鲜品切片、半干切片、闷润切片)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拟筛选适宜的切片方法。方法建立不同产地3种丹参切片方法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采用HPLC-UV法对丹参饮片中功效成分定量分析。结果 3种丹参切片方法之间存在差异,其中闷润切片与前两者差别较大,鲜品切片丹参中主要功效成分损失最少,半干切片方法次之,闷润切片丹参中成分损失较多。结论鲜品切片和半干切片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其中鲜品切片为丹参最佳的切片方法,功效成分损失最少;而半干切片品相较佳,断面质密平整。因此,在产地进行半干切片加工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药效组分含量测定,考察不同产地丹参的药效组分变化规律,探索各产地药材的品质特征。[方法]采用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稀乙醇为溶剂)测定丹参总浸出物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结果]各产地丹参总浸出物含量均大于50.0%;山东临沂、河南方城、四川中江丹参各药效组分含量总体水平较高;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部分样品中丹参酮ⅡA类含量低于0.25%,存在不合格药材;天津栽培丹参各指标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具有一定质量优势。[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效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丹参酮ⅡA类含量差异尤为明显,为药材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山东临沂、陕西商洛、四川中江、河南方城作为丹参道地产区是合理的;非道地产区引种栽培后的药材质量存在不合格问题,因此,丹参非道地产区的广泛引种应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