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1128例患者。穴位埋线较针刺和电针能更好地提高临床有效性[OR=3.85,95%CI(2.35,6.31),P0.000,01];在改善VAS评分方面,穴位埋线优于针刺[SMD=-1.19,95%CI(-1.85,-0.53),P=0.000,4];在改善NDI指数方面,穴位埋线优于针刺[SMD=-0.61,95%CI(-1.08,-0.14),P=0.01];在改善田中靖久量表评分方面,穴位埋线优于针刺和电针[SMD=1.31,95%CI(0.89,1.73),P0.000,01];在安全性方面,穴位埋线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多于针刺。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有效地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功能状况,提高临床疗效,但是安全性较针刺低。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中药对成骨细胞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大多数研究从中医角度出发,选用补肾活血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国内外众多研究发现中药在骨细胞重建、再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长期观察证实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小。本文主要通过细胞、动物、临床个体水平三个方面重点综述补肾活血中药对成骨细胞及骨髓间充值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研究,并分析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期待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独活寄生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炎症介质及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为该方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循证学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到2021年3月。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1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疗效方面[RR=1.22,95%CI为1.15~1.28,P=0.000];在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方面,白细胞介素-6(IL-6)[SMD=1.28,95%CI为0.71~1.85,P=0.00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1.12,95%CI为0.81~1.42,P=0.00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SMD=26.10,95%CI为9.72~42.48,P=0.002];在改善障碍方面,视觉模拟评...  相似文献   
14.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骨组织恶化、骨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骼强度的降低和骨折风险的加大[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病人的BMD值低于或等于正常年轻人2.5个标准差(T值低于等于-2.5)。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肝微粒体代谢对何首乌水提物肝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肝微粒体对何首乌水提物进行体外代谢;将经代谢前后的何首乌水提物溶液冷冻干燥,以不同浓度(相当于生药1.5、3、6、12 mg/mL)分别作用肝L02及HepG2细胞24 h及48 h,MTT法检测其对两种细胞活力的影响;HPLC测定何首乌水提物溶液中3种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的含量变化。结果:何首乌水提物代谢后,随着其剂量的增加,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与何首乌水提物未代谢组相比,浓度为12 mg/mL的何首乌水提物代谢组毒性明显降低(P < 0.01)。HPLC测定结果显示,何首乌水提物代谢组上述3种主要成分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何首乌水提物经大鼠肝微粒体代谢后对肝细胞毒性降低,与其主要成分含量降低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角度探讨独活续断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获得候选中药成分,并借助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CTD、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对药物成分靶点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靶标进行检索筛选,将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标取交集,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进行可视化构建“中药-有效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借助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将潜在治疗靶点导入RStudio软件并利用clusterProfiler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Vina)平台分子对接,对活性化合物和关键靶点相结合的活性进行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共获得116个潜在治疗靶点。独活续断汤中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成分对AKT1、IL6、STAT3、TP53、MAPK1、VEGFA等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患膝疼痛及软骨损伤区域,试验组通过经筋辨证分型后,针对患膝分布的结筋病灶点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组均治疗2次/周,共治疗8次。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1天、第4周、第12周时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周的关节软骨T2-mapping值,同时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和WOMAC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VAS和WOMAC评分在治疗后第1天和第4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2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12周的T2-mapping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2周比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