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49岁男性患者,左腋窝后侧红褐色斑片、结节49年,伴疼痛40余年。皮肤科情况:左腋窝后侧背部可见一20 cm×12 cm大小的暗红色斑片,上有数个粟粒至黄豆大小暗红色结节,局部有浸润感,边界不清,按压时疼痛加重,压之不褪色。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多个小的毛细血管增生性结节,管腔呈“炮弹”状分布;免疫组化染色示CD34、CD31、FLi-1、F8均(+),Ki-67(1%+)。诊断:先天性丛状血管瘤。治疗:局部注射聚桂醇2次后,行皮损大部切除术和全厚皮片移植术。术后2个月移植皮片生长良好,疼痛消失,目前仍在随访中。结合该例对近10年国内外报道的108例丛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92.
重度的乳房肥大下垂 ,其下缘可达脐上、下 ,但下缘达腹股沟、大腿者甚为少见。 2 0 0 0年 10月我们收治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 患者女 ,15岁。因患“肝豆状核变性”伴有四肢多动震颤 ,2 0 0 0年 3月在家服用“D 青霉胺” ,每日 12~ 18片 ,停药后发现双侧乳房逐渐增大 ,至 5月已增大明显 ,1个月前经安徽省神经病研究所诊断“肝豆状核变性”、“高血铜症” ,行正规排铜治疗 ,因乳房巨大 ,下坠负荷过重 ,严重影响生活 ,来我科要求整治。体检 :腰部前凸、胸驼背畸形 ,双侧乳房巨大 ,下缘至腹股沟、大腿上部 ,乳腺组织已脱离上胸壁 ,胸壁皮肤…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辅助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眼底出血患者9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和血明目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眼底检查疗效、视力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眼底检查治疗有效率(87.76%)高于对照组(69.39%)(P0.05);观察组视力治疗有效率(83.67%)高于对照组(65.51%)(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降低(观察组t=16.955、11.523、21.609,对照组t=5.920、5.590、9.884,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t=10.812、6.066、14.668,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观察组t=15.760、12.974、19.341,对照组t=7.321、7.331、7.46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TC和TG水平低于对照组(t=10.826、7.104、12.035,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辅助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疗效显著,且可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94.
95.
96.
在各种组织中,心肌和骨骼肌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差,短暂的心肌缺血即可造成心肌梗死,骨骼肌缺血超过3小时亦将发生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时损伤是不可逆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 induced reperfusion,I/R)损伤是引起肌肉组织缺血坏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I/R过程中,细胞能量耗竭,微循环紊乱等也是导致组织变性坏死的  相似文献   
9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2例足跟部、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采用选择性结扎小隐静脉及蒂部保留梨形皮桥,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为19 cm×12 cm,最小为8 cm×5 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经10~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有利于皮瓣静脉回流,提高皮瓣成活率,为临床治疗较困难的足跟部、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的缺损,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不同证候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相关性,探讨证候形成机制。方法:对158例慢性胃炎患者辨证分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AQP4的表达。结果:AQP4表达总光密度(即阳性表达总量)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胃络瘀阻→胃阴不足;平均光密度(即表达部位的阳性强度)最低的是胃络瘀阻型,最高的是脾胃湿热型。结论:慢性胃炎从实证→因虚致瘀、虚实夹杂→虚证,AQP4表达逐渐增强,提示AQP4可能与中医虚实证候的形成有关,可将其作为判断病情演变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9.
朱飞  何平  刘地川 《中国药房》2011,(24):2229-223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培哚普利(4~8mg,qd),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50mg,qd),2组均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NO、ET-1、vWF、舒张压、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降压同时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