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环丙沙星致精神症状4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环丙沙星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本科使用环丙沙星近一年的病例中,有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在使用各种抗生素无效情况下,换用本药后2~3d内症状明显好转。(又如二例老慢支、肺心病人,每年冬季要住院,而去年间断的服用环丙沙星后,病人的呼吸道感染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82.
脂肪肝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本文对肝得健、力平脂治疗脂肪肝15例总结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对照组15例,女性6例(2例有乙肝),男性9例(4例有乙肝),年龄38~68岁,甘油三脂(TG)>1.8mmol/L12例,胆固酵(CH)>5.95mmol/L7例,ALT最高235u,最低62u,AST最高98u,最低54u,。r-GT增高3例,血压偏高4例。治疗组15例,女性7例(3例有乙肝),男性8例(3例有乙肝),年龄30~72岁,TG>1.8mmol/L13例,CH>5.95mmol/L6例,ALT最高238u,最低72u,AST最高107u,最低61u,r-GT增高2例,血压偏高3例。两组…  相似文献   
83.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乙肝病毒(HBV)的复制 ,阻止病情向肝硬化、肝癌发展 ,尽管干扰素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抗HBV制剂 ,但疗效只有40 %~60% ,且不良反应较多 ,价格昂贵。拉米夫定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对HBV复制中的逆转录过程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我院从1999年起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现将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的关系作一初步的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按照1995年5月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标准[1],确诊为慢性…  相似文献   
84.
正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由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的过度沉积而引起的病理性肝损伤。正常肝脂肪占肝湿重的2%~4%,当肝细胞的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肝组织学上多个单位面积三分之一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时,即为脂肪肝~[1]。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脂肪肝的一种,是除外酒精性或  相似文献   
85.
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卫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2.4亿为慢性HBV感染者[1],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3]。我国约有1.5亿HBV携带者[4]。HBV感染的扩散主要由无症状携带者所致。宿主的细胞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预防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疗效,为此类特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人群预防HBV激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患有血液病、肾病等基础疾病需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HBeAg阳性组(n=40)和HBeAg阴性组(n=25),评价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及血清学应答,分析其耐药性。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65例患者总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64.29%、85.71%、75.00%,总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5.12%、74.42%、65.12%,HBeAg阳性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为4.65%、9.30%、18.60%;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为13.95%;在12周时HBeAg阴性组与HBeAg阳性组生化学应答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个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时有6例出现HBV DNA复阳伴ALT升高,有5例加用阿德福韦酯后再次阴转,有3例患者在48周时出现HBsAg阴转;12周、24周时无耐药出现,48周时耐药率为9.23%。结论: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病的HBV感染者服用拉米夫定可以有效预防HBV再激活,但需注意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防感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口服防感颗粒,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中药治疗组能缩短退热时间,减少咳嗽病程,头痛鼻塞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减少。[结论]防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轻症治疗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8.
防感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防感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口服防感颗粒,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中药治疗组能缩短退热时间,减少咳嗽病程,头痛鼻塞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减少。[结论]防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轻症治疗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9.
徐晶莹  朱肖鸿 《医学综述》2009,15(6):903-905,F0003
非乙醇性脂肪肝作为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的病因之一,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时至今日,非乙醇性脂肪肝在发病机制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尚未阐明,在临床治疗上也缺乏相应的特效药物。本文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以及应用药物治疗脂肪肝的最新进展。认为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使非乙醇性脂肪肝的治疗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 及其脂微球载体治疗高黄疸的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5倍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1组33 例,治疗2 组30 例,对照组28 例。治疗1 组采用国产前列腺素E1,治疗2组采用前列腺素E1 脂微球载体,对照组采用综合药物治疗,观察疗程3周。结果 治疗1 组、治疗2 组与对照组在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移酶、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观察指标上有明显差异。结论 前列腺素E1 及脂微球载体在治疗高黄疸的乙型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使用国产前列腺素E1 能取得良好的药效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