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对31例老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流体胃动力学多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组胃液体排空T_1/2为38.8±10.5分钟,对照组29.4±7.7分钟,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患者组的胃窦收缩频率为3.3±1.0次/2分钟、胃窦收缩幅度为0.4±0.1、胃窦运动指数为1.5±0.9,对照组分别为4.4±1.7次/2分钟、0.6±0.2及2.7±1.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患者组胃液体排空时间延长与其胃窦运动指数下降相关(P<0.01)。老年患者组男性胃液体排空T_1/2为35.2±7.7分钟,女性为44.4±12.1分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表明老年男性患者胃液体排空T_1/2正常,而女性患者延迟。提示胃动力学功能障碍在老年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2.
吴婷  齐健  朱瑞平  夏冰 《胃肠病学》2013,(12):763-765
病例:患者女,61岁,因“间断黑粪伴暗红色血便3年,加重5d”于2013年1月21日收治入院。患者3年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黑粪,伴暗红色血便,每次约50~200mL。发作时间间隔为1个月至半年不等,每次发作均排3—5次黑粪,并伴暗红色血便,有时成形,有时不成形。便前偶有上腹部隐痛和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渣样物或血凝块,便后腹部隐痛可缓解。  相似文献   
23.
夏冰  朱瑞平  董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465-468,488,后插1
目的:通过检测三硝基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TL1A、NF-kB的表达及5-氨基水杨酸(5-ASA)干预后的表达,探讨它们和克罗恩病(CD)之间的关系及5-ASA干预后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健康Wistar大鼠30只,均分为A、B、C组.A为正常对照组,B、C两组大鼠采用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超声显像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 32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胃液体排空时间和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浓度。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组胃液体排空T1 2 为 (39.2 6± 10 .85 )min ,较对照组明显延迟 (P <0 .0 1)。胃液体排空延迟的 19例 2型糖尿病患者胃泌素浓度为 (14 0 .32± 30 .75 )pg·ml- 1 ,胃动素浓度为 (6 6 7.94± 14 9.32 )pg ml- 1 、生长抑素浓度为(2 8.5 4± 8.4 6 )pg·ml- 1 ,较胃液体排空正常的 13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增高、增高及下降 (P均 <0 .0 1)。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胃液体排空T1 2 与胃泌素浓度呈正相关 (r =0 .94 1) ,与胃动素浓度呈正相关 (r=0 .92 5 ) ,与生长抑素浓度呈负相关 (r=- 0 .938) ,P均 <0 .0 1。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 ,且胃液体排空延迟与其胃泌素分泌增高、胃动素分泌增高及生长抑素分泌下降有关 ,说明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在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5.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和克隆病、是病因尚未确定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其病程与预后因发病过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患者感到痛苦、恐慌与焦虑,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就IBD病程与预后问题作简要讨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与预后约80%的溃结患者呈周期性发作,疾病缓解时间从数周至数年不等。10%至15%的演结呈连续的慢性过程,余约5%的患者表现为急性发作,必须行紧急外科手术治疗。极少数溃结患者仅有一次发作。CoPenhagen的大宗病例研究表明,在溃结发病后的18年里,仅有1…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介绍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 通过正确细致的护理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化疗期.结果 77例患者经过联合化疗及护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中,完全缓解者21例,部分缓解者5例,未缓解者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7例中,完全缓解者28例,部分缓解者12例,未缓解者7例.结论 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患者规范化护理,可减少化疗期间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检测三硝基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TL1A、NF-κB的表达及5-氨基水杨酸(5-ASA)干预后的表达,探讨它们和克罗恩病(CD)之间的关系及5-ASA干预后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健康Wistar大鼠30只,均分为A、B、C组。A为正常对照组,B、C两组大鼠采用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造模后,B组每天给予0.9%氯化钠溶液1ml灌肠;C组每天给予5-ASA 1ml灌肠(100mg/kg)。于造模后第7天处死所有大鼠,按疾病活动指数(DAI)的评分标准进行大体损伤评分,HE染色进行组织损伤评分。同时取结肠病变部位组织,生化法检测MPO活性,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L1A、NF-κB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DAI评分、大体损伤形态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及MPO活性均升高(P<0.05),但B组高于C组(P<0.05)。与A组相比,B、C组的TL1A、NF-κB水平升高(P<0.05),分别为0.09±0.51比0.91±0.17和0.35±0.05、0.11±0.06比0.82±0.17和0.33±0.14,且B组高于C组。结论:在TNBS诱导的大鼠炎性肠病模型中TL1A、NF-κB的表达增高,5-ASA对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L1A、NF-κB实现的。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