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外科护士的职业风险,根据其自我职业防护认知状况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选取医院120名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护士对职业防护的认知状况和职业暴露引发的伤害,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结果:外科护士的职业防护行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防护措施存在纰漏;因职业暴露引发的风险问题以安瓿刺伤、针刺伤频率最多,乙肝阳性接触、心理异常和皮炎等情况较少。结论:在外科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中,时常出现保护措施不当,事后处理不及时的现象,加强外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思想认知和防护技能势在必行,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诊疗环境,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茶色素对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给40例脑梗塞患者口服茶色素,治疗前、后15~30d分别作血小板聚集(PAg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查,并与3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治疗前患者的PAgT明显高于正常人,PT较正常人短,用茶色素治疗15及30d后,患者的PAg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茶色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对脑梗塞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3.
茶色素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衡阳铁路医院(421002)阳本孝朱灵芝李安柏孟美娟崔秀涛茶色素系从茶叶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化合物衍生而产生的水溶性色素混合物,目前临床已应用于心血管病及脑血管病的治疗。1996年12月至1997年7...  相似文献   
34.
林平  朱灵芝 《职业与健康》2000,16(9):117-118
68例拟诊慢性淋病患者的尿道和宫颈分泌物标本作淋球菌PCR聚合栈链反应检测与淋球菌培养和直接涂片法比较,结果PCR阳性率为72.1%,培养阳性率33.8%,标本直接涂片阳性率为27.9%,而培养阳性者,PCR检测全部阳性,但在涂片19例阳性中,有2例培养和PCR检测均阴性。由此可见PCR对诊断慢性淋病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新方法,帮笔者认为PCR检测既可作为急慢性感染的诊断依据,又可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统计分析四川汉族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的频率及分布情况,探索HLA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四川汉族ESRD患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分型技术,对四川汉族ESRD患者和健康对照的HLA-A、-B、-DRB1和-DQB1基因型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 25.0和Arlequin 3.5.2.2软件对ESRD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756例ESRD患者和1 118例健康对照。在HLA-A、-B、-DRB1、-DQB1 4个位点中,ESRD组HLA-B*39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3.37%vs.2.19%;χ2=4.850,P=0.028,比值比(odds ratio, OR)=1.55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47,2.319)],HLA-DQB1*06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17.39%v...  相似文献   
36.
降纤酶和丹参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与治疗时间窗的关系 ,以及该药对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将经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72例分为降纤酶组和丹参组两组。降纤酶组 38例 ,使用降纤酶治疗 ,10单位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L中静脉滴注 ,每曰 1次 ,连用 3天 ;丹参组 34例 ,使用丹参粉剂治疗 ,0 .4g加入 5 %葡萄糖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曰 1次 ,连用 14天。两组病例均于用药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纤维蛋白原 ,于治疗后 1周末和 4周末评定疗效 ,此时把两组病例根据起病后至用药时间分为 2 4h内和 2 4~ 72h两部分观察其疗效的变化。结果发现 ,降纤酶组用药前血小板聚集率为 6 5 .6 %± 5 .3% ,纤维蛋白原为 4.78± 0 .42g/L ;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为 45 .8%± 4.9% ,纤维蛋白原为 3.16± 0 .35g/L ,用药前后差异极为显著(P <0 .0 0 1)。丹参组用药前血小板聚集率为 6 0 .4%± 1.9% ,用药后为 49.0 %± 10 .3% ,亦有差异 (P <0 .0 1) ;但降纤酶组用药前后的差异明显高于丹参组 (P <0 .0 5 ,P <0 .0 1)。临床疗效观察发现 ,神经功能改善方面 ,在用药 1周末最明显 ,4周末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发病 2 4h内用药者 ,4周末降纤酶组的神经功能改善仍优于丹参组。此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