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将过程控制理念应用于艾滋病职业防护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暴露问题也日渐显现,职业暴露防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行动。因而,必须通过规范的流程操作和过程控制降低来自艾滋病职业暴露威胁,建立标准的预防体系和职业暴露预防程序,特别要注重过程控制中每一细节的管理,将过程控制运作完全实施于艾滋病职业防护中,使标准预防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02.
功能性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一种具有实时性的无创的诊断工具,它可连续同时监测双侧的脑血流速度(CBFV),TCD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无创地测量大脑血流量。功能性经颅多普勒超声(functional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fTCD)是研究认知活动时双侧半球不同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的技术。本文对有关fTCD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42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针极肌电图(EMG)检测两次(入院时为第一次和1个月后为第二次),第一次共检测266条运动神经(四肢及面部),168条感觉神经,84次F波,141块肌肉(四肢及面部)的EMG,1个月后复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入院时和1个月后EMG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改变的关系.结果:首次检测上、下肢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者占所检运动神经的71%,MCV不同程度减慢者占59%,运动神经波幅降低者占37%,SCV不同程度减慢者占所检感觉神经的54%,F波异常者占90%,EMG为神经原性损害者占所检肌肉的35%.第二次复查神经电生理完全恢复正常者占74%.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其病理改变以脱髓鞘损伤为主,部分合并有轴索损伤,在病程早期神经电生理检测就可以有阳性发现,但后期其恢复滞后于临床症状的恢复,特别是合并有轴索损伤者.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炎症、脂质浸润、氧化应激。不稳定斑块破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揭示其与缺血性卒中亚型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并结合其他危险因子评估,对于指导选择最优干预措施及筛选药物作用靶点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内皮功能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同型半胱氨酸相关基因、缝隙连接蛋白基因与缺血性卒中亚型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预防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01~2011-12收治的24例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4例患者经2~4周治疗后,16例患者基本痊愈,其余8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该病的预防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P-选择素(Ps)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制模前7d起,分别予以大剂量吡格列酮组大鼠20 mg/(kg·d)、小剂量吡格列酮组大鼠10 mg/(kg·d)吡格列酮灌胃,对照组大鼠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d.在缺血再灌注24 h后,给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脑水肿程度及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AF和Ps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吡格列酮组和小剂量吡格列酮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 <0.05 ~0.01);病理改变明显较轻.大剂量吡格列酮组的脑水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脑水肿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和小剂量吡格列酮组脑组织PAF阳性细胞数、Ps阳性血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大剂量吡格列酮组的PAF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小剂量吡格列酮组(P <0.05~0.01).结论 吡格列酮预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害,降低脑组织PAF和Ps的表达,其可能是通过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脑缺血后适应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MMP-9的关系。方法:应用线栓法制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h和48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48h后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程度;4h、8h、24h、48h后免疫组化定位定量MMP-9水平。结果:缺血后适应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水肿程度、术后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各时间点后适应组大鼠基底节区MMP-9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梗死侧皮层MMP-9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缺血后适应能减少脑缺血后MMP-9的表达,缩小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程度,改善术后神经功能。MMP-9下调可能是缺血后适应脑保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MMP-9基础值和溶栓后水平进行测定,比较溶栓前后以及与健康对照组血浆MMP-9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MMP-9水平比对照组和基础值显著升高(P<0.05);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MMP-9水平较溶栓前有显著增加(P<0.05),与无出血患者相比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溶栓后完全再通患者MMP-9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可能激活了MMP-9,增加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并且MMP-9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汉语认知任务的完成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在进行汉语词语联想、句子重建、近意词辨别认知任务时及其先前的休息期,对45个正常的志愿者(右利手)用经颅超声多普勒监测其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完成认知任务时与休息时期相比,所有认知任务的完成均诱导出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显著增加(P<0.01):词语联想任务左侧相对增加14.2±4.7,右侧8.5±2.8,句子重建左侧相对增加13.8±3.2,右侧8.6±2.2,近意词辨别左侧相对增加13.0±6.4,右侧7.3±3.1;并显现出显著的左侧半球偏侧化。性别对部分认知活动诱导的脑血流速度变化产生影响,但男女性别间偏侧化倾向无显著差异。结论:词语联想、句子重建、近意词辨别任务可诱导脑血流速度的左侧偏侧化。  相似文献   
110.
对66例脑卒中患者1a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躯体及心理指标的随访评定分析,结果表明,认知障碍与年龄,CES-D评分呈负相关,与Barthel指数、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情感障碍与年龄、偏瘫及身体疾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