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1.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黏液促排剂对中耳炎性疾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6例(144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35例(4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9例(52耳)、胆脂瘤型中耳炎52例(52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相同手术治疗。对照组仅手术治疗,治疗组手术当天服用桉柠蒎肠溶胶囊,0.3g,2次/d,连续服用7~8周。两组患者于术后第2、4、6、8周进行听力学检查及评估,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组术后第4周及第6周纯音测听检查、患者主观症状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组术后第4周及第6周咽鼓管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组第8周咽鼓管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炎性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能取得满意疗效。围术期服用黏液促排剂,可改善咽鼓管功能,缩短术腔恢复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明目之中药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72眼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37眼,予中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照组19例35眼,予单纯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97.3%,对照组有效率8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明目之中药加全视网膜光凝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DR的病情发展,延缓其进展,并不同程度地提高视力,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亚砷酸钠(NaAsO_2)对Chang肝细胞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I型(GTPCH)及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NaAsO_2(0、50、200及400 μmol/L)染毒人类Chang肝细胞株12 h.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RT-PCR法测定GTPCH和PTP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0 μmol/L剂量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细胞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200及400 μmol/L剂量组GTPCH和PTPS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NaAsO_2暴露引起Chang肝细胞四氢生物蝶呤(BH4)合成酶GTPCH和PTPS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可能与砷致色素代谢异常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dium arsenite on the mRNA expression of GTP cyclohydrolase (GTPCH) and 6-pyruvoyl-tetrahydropterin synthase (FTPS) in Chang liver cells. Methods Human Chang liver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sodium arsenite at doses of 0,50, 200 and 400 μmol/L for 12 hours. Cell viability was tested by MTT assay, and the expression of mRNA of GTPCH and PTPS was detected by RT-PCR. Results Cell viability in 50 μmol/L group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in control, while the viability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All of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with dose-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 The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 GTPCH and PTPS, the main enzymes of the synthesis of BH4, induced by sodium arsenite exposure may be related with arsenic related skin depigmentation.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亚砷酸钠(NaAsO2)的肝细胞毒性和氧化应激作用。NaAsO2(5、10、20、40、80、100和200μmol/L)染毒24 h,用Alamar Blue法检则细胞活力;NaAsO2(2.5、5、10和25μmol/L)染毒24 h,或NaAsO2(10μmol/L)染毒2 h、6 h、12 h和24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的荧光强度,间接反应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结果NaAsO2(5~200μmol/L)染毒24 h能够显著降低Chang肝细胞的细胞活力,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不同剂量NaAsO2(2.5、5和10μmol/L)染毒24 h,细胞内荧光强度明显增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67、1.96和2.30倍(P<0.01);而浓度10μmol/L的NaAsO2染毒组,细胞内荧光强度在12 h和24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无机砷能够产生肝细胞毒性,增强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并且具有剂量和时间反应关系。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慢性腰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发病人群逐渐扩大,这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慢性腰痛的发病率。古往今来,传统中医外治法在防治慢性腰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途,文章将从中药外治法、针灸、推拿、拔罐、微波等几种常见中医外治法在防治慢性腰痛的临床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18-三体综合征的产前检出率.方法:通过对我院近3年来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的11例18-三体综合征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18-三体综合征初诊阳性指征为高龄1例,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3例,超声检测影像学异常7例.在确诊的11例18-三体综合征中10例均检测到异常超声软指标,异常指标以脉络丛囊肿最为多见占63.6%,其次为单脐动脉、骨骼畸形分别占36.4%,再次为心脏畸形占27.3%.其它指标如羊水过多、消化道闭锁、IUGR等也为常见指标.结论:血清学产前筛查结合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18-三体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产前诊断中的不同标本进行检测,探讨其用于产前诊断遗传性疾病的价值,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13、18、21、X、Y五色探针对20例不同取材标本进行FISH检测.结果:在检测的20例标本中,有1例为胎死宫内褐色羊水、8例绒毛、1例死胎皮肤、1例外周血、4例常规产前诊断羊水、5例羊水培养失败后的羊水,FISH检测均获得成功.结论:应用FISH技术对绒毛、羊水间期细胞、脐血细胞以及无法进行培养的胎儿组织、羊水培养失败后的羊水物质均可进行检测,且检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uria,PKU)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两种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2007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儿28 964例,均在出生72 h后采集足跟血;PKU筛查采用荧光检测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浓度,CH筛查采用时间分辨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PKU初筛阳性123例、初筛阳性率0.42%,共确诊PKU患儿14名,其中高苯丙氨酸血症1名,未发现假阴性结果。CH初筛阳性233例、初筛阳性率为0.80%,确诊CH患儿4例。结论:内蒙古地区PKU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H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人胃癌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 (ID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ID1在胃癌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91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黏膜和35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中ID1蛋白的表达,分析ID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和ID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ID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63.7% (58/91),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0.0%)和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ID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和ID1蛋白的表达等无关(P>0.05).结论 I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望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但并非是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经椎间孔镜加药物灌洗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客观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便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一年间本院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 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抗痨药物,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组采用经椎间孔镜病灶清除加药物留置冲洗治疗,平均在术后2周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CRP和血沉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CRP分别为23.914.5 mg/L和26.112.6 mg/L,血沉分别为33.41.6 mm/h和34.11.3 mm/h(P>0.05),术后3个月CRP分别为4.4 2.1 mg/L和4.82.3 mg/L,血沉分别为7.11.9 mm/h和5.72.1 mm/h(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CRP与血沉均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年后ODI指数分别为12.254.46和12.145.81,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加药物留置冲洗与传统开放手术对腰椎结核均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创伤小,安全性高,影响因素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