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2 毫秒
21.
患者女,23岁,面部红斑、肿胀3月余,伴脓疱1周。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双侧面颊部出现水肿性红斑,无自觉症状。曾在外院诊断为“湿疹、日光性皮炎”,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具体药物和剂量不详)、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之后疑为红斑狼疮,多次行免疫学检测均未见异常,给予糖皮质激素、羟氯喹、复方甘草酸苷片(具体剂量和用药时间不详)等治疗,皮损未见明显改善,并逐渐扩大。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22.
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群体高发的恶性肿瘤,对人民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化疗是除手术及放疗外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化疗过程常伴随着乳腺癌多药耐药(MDR)的产生,从而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停药后癌症复发、医疗资源消耗量增大以及及医疗系统负担增加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以往研究证明,乳腺癌MDR机制相当复杂,涉及药物外排、DNA损伤修复、肿瘤微环境、自噬、表观遗传学调控、肿瘤干细胞及脂质代谢等一系列过程,且各耐药机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深入揭示MDR的产生机制,开发相应药物针对性地逆转MDR,提高乳腺癌化疗效果,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需要。中医药具有高效低毒,多靶点、整体调控的优势,大量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单体、单药及复方能够通过调控药物外排蛋白表达、促进凋亡、调节自噬等途径逆转乳腺癌MDR,表现出对抗乳腺癌MDR的潜力。据此,该文将对近年来关于乳腺癌MDR的产生机制及中医药应对乳腺癌MDR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概括,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24.
<正> 眼外伤所致的陈旧性前房积血临床常见,大量的前房积血若不及时吸收易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我们采用尿激酶球结膜下注射联合甘露醇静滴治疗此症取得满意效果。 1 一般资料 本文18例均为钝挫伤后前房积血,其中男13例,女5例,右眼11例,左眼7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6岁。接受此法治疗前前房积血存留时间最长8天,最短3天。积血量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5例。所有病例均已用过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相似文献   
25.
曾蕊  宋钰  刘洪兰 《山东医药》2006,46(24):96-9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高致盲性眼病。由于DR早期无症状而往往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2月~2005年10月,我们对216例早期糖尿病患者(病史5a内)进行了视网膜病变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拆除角巩缘缝线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度散光的影响(摘要)曾蕊于时英人工晶体植入(IOL)术后角膜高度散光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和提高的主要因素。我们对56例IOL术后病人有目的选择性地拆除角巩缘缝线,对矫正散光有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6例病...  相似文献   
27.
术前肌注阿托品而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术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常规医学处理的同时,还接受静滴甘露醇等一系列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患者眼部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但死于肺栓塞。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外科手术后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监测、预警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28.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较大的DNA病毒.眼部原发感染以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最为多见,发病可能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90%为单眼发病,患病后自觉畏光、流泪、疼痛,并有反复性患侧头痛.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早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ALI/ARDS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2h1次,连用7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5d的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气道压力、动脉血气以及成功撤机率、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病死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气道压力、动脉血气、WBC、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5d治疗组患者的气道压力、动脉血气、CRP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比50%,P<0.05),ICU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比50%,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机械通气有利于ALI/ARDS患者撤机拔管,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ICU病死率。  相似文献   
30.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曾蕊  宋钰  侯承花  隋超 《眼科新进展》2006,26(5):385-385
我院自2002年8月开始采用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至今已完成手术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25例(30眼),男8例,女17例;年龄52~81岁,平均67岁。其中临床前期7眼,先兆期6眼,急性发作期12眼,间歇期5眼。术前视力<0.1者9眼,0.1~0.25者11眼,0·3~0.4者6眼,0.5~0.7者2眼,0.8~1.2者2眼。术前眼压低于21mmHg(1kPa=7.5mmHg)者7眼,22~25mmHg者3眼,26~30mmHg者1眼,31~40mmHg者8眼,41~60mmHg者11眼。术前平均前房深度(2.3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