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背景:按照骨折治疗的 AO 原则,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趋势是尽早切开关节囊,清除血肿,解剖复位,加强内固定,不必缝合关节囊,可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的安放位置是维持稳定构型的关键,但置钉准确性受个体差异,置钉定位影像设备二维性及术者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临床上急需一种实用性强花费较小且易于推广使用的辅助置钉方法。目的:构建骨颈骨折中空加压螺钉立体模型,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精确建立导航模板并验证。方法:18例志愿者知情同意后,连续螺旋CT进行双侧股骨上端加密扫描。将Dicom数据导入Amira3.1(TGS)软件,三维重建骨折模型,导入Imageware12.1软件,数字化设计最佳穿刺通道,三维重建股骨颈螺钉三维立体模型。提取解剖学形态,建立反向模板,3D生物打印实物模板,进行手术模拟验证。结果与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股骨颈三维模型及空心钉内固定模型,设计出了数字通道及螺钉最佳穿刺途径,制作出导航模板。模拟手术中置钉位置全部在最佳钉位。生成的三维模型与导航模板体外贴附良好,成功穿刺后断层证明穿刺通道位置较准确。提示成功构建了数字仿真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三维模型,逆向工程及3D生物打印导航模板技术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精确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自动神经牵开器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中的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0例患者资料,男196例,女154例;年龄17~68岁,平均42岁;L1-2 3例,L2-3 8例,L3-4 12例,L4-5 186例,L5S1 141例。突出类型:中央型31例,旁侧型266例,极外型23例,破裂游离型30例。其中合并钙化37例,合并椎管狭窄66例。患者在MED中均应用自动神经牵开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3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VAS评分,术前(8.79±1.15)分,术后3个月(3.80±1.14)分,术后6个月(3.65±1.14)分。ODI,术前78%±1.71%,术后3个月28%±1.72%,术后6个月28%±1.88%。术后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各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无一例发生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硬膜外血肿形成。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给予切吸、引流,卧床休息,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3周后治愈。2例术后切口发生缝线反应导致切口延迟愈合,经拆线后清洁换药3~4周痊愈。1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经清洁换药及对症治疗6周后痊愈。2例患者因长时间卧床缺少活动而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中1例经物理疗法、药物及对症治疗后康复,另1例经介入放置滤网结合药物溶栓得以康复。结论 在MED中配合使用自动神经牵开器可有效显露术区,保护周围神经不受损伤,减轻手术人员的工作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2年8月~2004年8月采用显微内窥镜下自动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营养治疗是现代化医院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据报道,住院病人有25~50%处于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状态,而慢性骨髓炎、骨结核并发营养不良的比例更高,约占70~80%,是外科常见也是较棘手的并发症。过去,由于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低下,常导致原发病的临床疗效不满意,或病程迁延经久不愈。实践证明,提倡使用由科学的配方配制的营养治疗膳,不仅能有效的  相似文献   
65.
重症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腺胰炎ANP)的治疗中,适当的再手术时机的选择以降低后期死亡率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应用电子胃镜经由早期手术后胰周引流管的孔隙插入腹腔,直接动态观察胰腺坏死的局限程度,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手术及再次手术时间的选择。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诊断效果好,适于在临床广泛应用,有助于的ANP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处纳入4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1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测定血脂、血糖、hs—CRP及Hcy,据冠脉造影结果,使用Gensini积分法将UA患者分组,评价hs—CRP及Hcy与U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UA患者hs—CRP及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将混杂因素矫正后分析hs—CRP及Hcy与UA的关系时,hs—CRP与UA相关(p〈0.05);hs—CRP及Hcy与UA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cy和hs—CRP表达增加;(2)hs—CRP可能是UA的独立危险因素;(3)Hcy和hs—CRP增高的程度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67.
胃镜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护理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崔叔芬,王天才,计叔均,王家,尹朝礼,曹振华,刘南植小儿上消化道疾病并非少见,然而由于症状多不典型常致误诊和漏诊。有鉴于此,十几年来我们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268例患儿进行了胃镜...  相似文献   
68.
患者张某,男,45岁。住院号:950010106。因腹痛,发热1周,加重伴恶心呕吐2天,于1995年1月10日以阑尾穿孔住院。当天即行手术治疗。术后1周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考虑粘连性肠梗阻,经用保守治疗无效,于1月18日行剖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术)。第二次手术后4天,仍无排气排便,腹胀不减,除药物治疗外,继续应用胃肠减压、香油灌肠等方法,肠梗阻症状仍未解除。考虑患者已做2次手术,且体质较差,再行手术治疗难度很大,加之患者畏惧再次手术之苦,逐邀笔者会诊。症见神疲倦怠,形体消瘦,脘满气逆,呕呃频作,腹痛…  相似文献   
69.
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ED对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术中出血45ml,平均住院6.4d,发生硬膜撕裂1例,有2例改为开放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50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达98.3%。术后平均28d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手术效果良好,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70.
通络化纤颗粒治疗间质性肺纤维化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络化纤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通络化纤颗粒不仅能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症状、体征,而且能改善肺功能,延缓肺纤维化进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