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0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299篇
口腔科学   346篇
临床医学   749篇
内科学   463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71篇
综合类   1600篇
预防医学   830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587篇
  12篇
中国医学   492篇
肿瘤学   2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广州地区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人群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998-2001年新诊断的原发性肺癌病例445例按性别、年龄l:l配对选取445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32个暴露因素与肺癌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肺癌有9个主要危险因素和1个保护因素,他们是:1)吸烟OR及95%CI为3.19(2.18~4.67);2)被动吸烟来源于父亲OR为2.43(1.5l~3.90);3)被动吸烟来源于配偶OR为2.33(1.26~4.30);4)肺结核病史OR为2.36(1.13~4.94);5)家庭用煤为燃料OR为3.44(1.38~8.57);6)常食用腌、酸菜OR为3.83(2.34~6.27);7)常食用咸鱼OR为4.49(2.86~7.06);8)经常下厨用猛火炒菜OR为4.45(3.03~6.56);9)职业接触金属类毒物OR为8.76(2.28~33.64)。10)经常体育锻炼OR为0.59(0.33~1.06),可能是一个候选的保护因素。结论:肺癌的发生与多种暴露因素有关,从其病因学来看,肺癌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合成杀精剂硝苯柳胺,并研究其体内外杀精作用.方法:对杀精剂硝苯柳胺的合成路线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检测和成本估算.研究其体内外杀精作用和抗妇科感染作用并观察其毒理学.结果:本品合成路线短,工艺简单,收率高,提纯方便,能耗小,成本低,杀精作用强,无不良反应,遗传毒理试验显示其无"三致"作用.结论:本品有望成为一种安全、高效、廉价、方便的新型避孕药和抗妇科感染剂.  相似文献   
113.
新生儿厌氧菌败血症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菌感染几乎遍及临床各科,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都能发生厌氧菌感染,并引起广泛的关注。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我们对上海儿童医院住院的新生儿90例疑为厌氧菌感染的病人,进行血培养作厌氧菌分离鉴定的研究。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主要症状及体征:厌氧菌败血症12例中,男6例,女6例,日龄<10天3例,~20天3例,>20天6例。体温<37.5℃7例,~39℃3例,~40℃2例。伴咳嗽者5例,黄疸者5例,腹泻屹2例,呕吐者2例,斑丘疹者2例,脓疱疹2例,均无瘀点。二、主要合并症:支气管肺炎7例,贫血2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外科猩红热、背…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腺癌及鳞癌各39例癌组织标本中nm23-H1基因表达,采用统计学χ2检验方法,对nm23-H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腺癌与鳞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6%和39.2%。在腺癌病例中,Ⅰ期的阳性率为61.1%,高于Ⅱ期的28.6%,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复发组的阳性率为21.5%,低于无复发组的56.0%,差异有显著性;盆腔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28.6%,低于无转移组的52.0%,虽差异无显著意义,然而,淋巴结转移的14例患者中无1例nm23-H1呈强阳性表达,而淋巴结无转移组25例中有7例呈强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nm23-H1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82.4%),较阴性组(52.5%)为高,差异有显著性。nm23-H1表达与鳞癌的各临床病理学因素及预后未见明显关系。结论:nm23-H1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与鳞癌未显示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5.
采用牵引、手术等方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致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同时注意了有关合并症及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合理使用中西药,合理安排功能锻炼,结果除失访及因肺心病、冠心病死亡者外,均获骨性愈合并能早期下床行走。文中还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对鼻咽癌和食管癌PCNA、P53、P21及C—erbB—2表达的对比分析,为两种肿瘤在临床放疗技术的相互借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许氏ABC免疫组化法对未受过针对肿瘤治疗的鼻咽鳞癌39例和同期食管鳞癌49例进行PCNA、P53、P21及C—erbB—2表达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鼻咽癌的PCNA、P53、P21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36/38)、71.8%(28/39)、53.9%(21/38)、64.9%(24/37);在食管癌方面分别为91.7%(44/48)、54.2%(26/48)、44.9(22/49)、45.8%(22/48)。统计学检验,两种肿瘤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在表达强度方面,鼻咽癌的PCNA明显大于食管癌的PCNA,但其余三个指标的表达强度在两类肿瘤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肿瘤的细胞增殖状态有类似规律,但又不尽相同。以上结果为食管癌和鼻咽癌放疗技术的相互借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7.
p53和p16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振斌  施达仁 《肿瘤》1998,18(5):341-34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p16改变对胆囊癌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胆囊癌和26例慢性胆囊炎标本中p53和p16的表达。结果慢性胆囊炎标本中p531例阳性,阳性率为3.9%。胆囊癌中p53有17例阳性,阳性率为50%。两者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p16在慢性胆囊炎标本中有14例阳性,阳性率为53.8%,胆囊癌中29例阳性,阳性率为85.3%,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P<0.02)。结论p53过表达与胆囊癌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对胆囊癌的发展、侵袭影响不大。p16在胆囊癌发生中可能受某些癌基因的反馈调节而过度表达,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18.
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的中药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的中药。方法:本实验利用盐酸林可霉素制备大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选择补益类中药三补、肉苁蓉、香砂六君子汤、三泻进行肠道菌群调整。结果:发现补益类中药均具有一定程度调整菌群失调的作用,其中中药三补疗效最佳,且其对大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明显优于丽珠肠乐阳性对照组。结论:补益类中药均具有一定程度调整菌群失调的作用,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三补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9.
真菌感染疾病近年在增加.能有效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不多.因此.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成为当务之急。天然产物在新药及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并根据化合物作用机制将其分为细胞壁成分合成抑制剂、鞘脂类合成抑制剂、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和作用于新靶点的抑制剂四类。  相似文献   
120.
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关节内注射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拟简介Bruce Arroll等撰写的英国首篇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Meta分析(BMJ2004328:8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