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1.
12.
目的利用血压平滑指数评价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选取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别计算血压平滑指数,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平均血压可达正常范围,缬沙坦组收缩压、舒张压的平滑指数显著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结论缬沙坦较苯磺酸氨氯地平有更高的血压平滑指数,缬沙坦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时降压作用更好,更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合理治疗以期改善预后。方法 分析28例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情况、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 28例AD临床表现多样,大部分病人表现为突发剧烈持续胸痛、腹痛,少部分表现为晕厥、腹部搏动性包块、胸腔积血等。病因由高血压引起23例占(82.14%),以中老年病人多见;马凡综合征引起者3例(10.71%),以青年病人多见。超声、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3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本组误诊13例,首诊误诊率达46.43%(13/28)。住院治疗存活19例(67.86%),死亡9例(32.14%)。结论 主动脉夹层是少见和危险的疾病,高血压是引起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青年人主动脉夹层主要由马凡综合征引起。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中脑钠肽(BNP)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以确定BNP水平能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中BNP水平,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BNP的差异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BNP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中BN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P〈0.01),其中冠心病患者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能预测其并发冠心病的风险,还能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甘露醇对不同年龄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甘露醇对肾功能的影响与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了不同年龄颅内高压患者1177例使用小剂量甘露醇后,肾功能的损害情况。结果共有130例患者发生肾功能受损,随年龄增长,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明显上升(P〈0.01),肾功能受损程度明显加重(P〈O.01),肾功能受损时甘露醇所用剂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小剂量甘露醇可致肾功能受损,其发生及对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年龄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国产美罗培南(倍能)降阶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5例住院的中、重度老年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降阶梯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感染控制天数、住院费用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共63例,痊愈36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82.5%,痰菌清除率76.7%,感染控制天数(7.8±2.7)d,均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小。结论倍能用于老年重度下呼吸道感染降阶梯治疗的起始用药,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并能降低总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病人白介素6的改变。方法双腔起搏器安置术后123例.按起搏部位分为右心室心尖部组(n=66)和右心室流出道组(n=57),比较两组病人血浆白介素6的水平。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65d,发现右心室流出道组病人白介素6水平较右心室心尖起搏组低,为(5.0±1.2)ng/L比(5.7±4.8)ng/L。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病人较右室心尖部起搏病人白介素6释放少。提示抗炎、抗栓治疗可能会优化起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以家庭为单位联合社区医疗网络对高血压病进行群体管理和个人管理相结合防治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 以三水西南街道康华、布心、沙头、园林、文峰东等5个居委为主要试点,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筛选检出的原发性高血压个体300例,共300户家庭,按照综合医院负责指导培训和高血压重症管理;社区医院负责轻中症管理、建档、健康教育、随访、转诊;高血压群组和家庭成员互相协助、配合、督促的综合管理模式,登记、注册、建卡、建立高血压档案,对病患及其主要家庭成员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群组和家庭成员督促病者按时服药、就诊复查及改变吸烟、饮酒、过激、过劳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可行的个体化长期诊疗方案,随访观察1年后评价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 经过以家庭为单位的各级医疗网络联合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从39.0%提高到99.0%、治疗率从65.0%提高到99.0%,控制率从22.7%提高到80.3%.吸烟、喝酒、高盐高脂饮食等高血压危险因素和血压值明显下降,新增心脑血管事件及其所致的致残率、死亡率均无明显增加,治疗费用从每周(27.17±6.44)元降至每周(11.48±2.85)元.结论 建立以综合医院为指导,社区医院负责轻中症治疗、随访、宣教,高血压群组和家庭成员互相协助、配合、督促,群体管理和个人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医院-社区医院-高血压家庭群组/家庭户-个人的管理模式能对高血压病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尿激酶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的疗效及安全情况。方法 50 例老年人急性心梗分为溶栓组和非溶栓组( 对照组),溶栓组26 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再与65 岁以下的21 例急性心梗溶栓组比较。结果 溶栓组再灌注率为57-6 % ,住院病死率为7-6% ,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率为3-8% ,与非老年的溶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心梗后心绞痛分别为7-6% 和25% 有明显差异( P<0-01),溶栓后再通病例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CK和CK- MB)的峰值均高于对照组,两者达到峰值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 0-05~0-01)。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有效,而且无出血及其它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广东省三水市人民医院内科(528100)方长庚郑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多年来其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当代心血管疾病的最严重问题之一。但令人欣慰的是,自从临床应用血管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