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回顾性观察1组肩胛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2005年6月~2008年12月本院1组病例共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1~67岁,平均40.6岁。按Miller分型,其中Ⅱ型4例,Ⅲ型6例,Ⅳ型1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健侧卧位肩胛骨外侧缘切口行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内容包括骨折愈合、关节活动评定,后者以Hardegger肩关节功能为标准。结果:本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4.1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5.2月。按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到术后最后1次随访,其中优:11例,占47.8%;良:8例,占34.8%;可:3例,占13%;差:1例,占4.4%。结论:对MillerⅡ-Ⅳ型肩胛骨骨折病例采用肩胛骨外缘切口行手术内固定配合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置,术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2.
学龄期儿童喜活动,常因碰撞、跌倒或意外事故造成牙齿外伤。切牙由于处在面部较为突出的部位更易受伤。我科自1998年开始,对替牙后期因外伤而牙冠折断的年轻恒前牙,作铸造桩核金瓷冠修复,并进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3.
94.
背景:心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合成增多是心肌纤维化的主要病理基础。慢病毒载体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转移系统,能够高效感染分裂期和非分裂期细胞。 目的:建立慢病毒载体有效转移并表达于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为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基因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8/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及上海吉凯公司实验室完成。 材料:新生1~3日的SD大鼠乳鼠30只;Lentivirus载体、Enhanced Infection Solution(ENi.S)、Polybrene均为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培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在DMEM加入3个梯度Lentivirus感染细胞,将病毒复感染指数为200,20,2的3组细胞,每组分别加入①Lentivirus。②在细胞感染时添加polybrene提高感染效率。③在上述基础上加入具有促进病毒感染的细胞增强液(Enhanced Infection Solution(ENi.S)),感染4 d。 主要观察指标:①心肌成纤维细胞形态特征。②倒置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及感染效率。 结果:成功建立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模型,当慢病毒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复感染指数为20时,可以达到80%的感染效率,然而必须在培养基内加入多聚阳离子转染试剂Polybrene,以提高慢病毒载体的感染效率。 结论: 慢病毒载体较易感染心肌成纤维细胞,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基因靶向治疗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对2005年至2008年我中心收集到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四个品种,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中心2005年至2008年收到来自江西省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人上报的因使用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经分析评价后,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523份ADR病例报告。结果:在523份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氯氮平272例,利培酮214例,阿立哌唑31例,奥氮平6例,新的一般病例28份,占5.35%;严重病例3份,占0.57%。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病、心动过速、便秘、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流涎、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大多好转或治愈,有后遗症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检索到的不良反应表现多为已知的不良反应,因此更要警惕及预防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腹部X线平片检查常可判断有否存在肠梗阻和推测梗阻的部位,但对梗阻原因的判断、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的抉择则可能有一定困难,深受临床医生的关注。为此,我们对近年来国外有关临床成人肠梗阻的诊治现状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回顾性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5月到2011年2月共对42例Ⅲ型(Ruedi-Allgower分型)Pilon骨折患者施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9~69岁,平均38岁。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7~25个月,平均14个月。均未发生皮肤坏死或骨不愈合。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龙建云  黄昌拼  解旭品  徐东  林乃弓  方欣 《浙江医学》2020,42(22):2453-2455,2486
目的观察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25例,均行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本研究患者技术成功率100.0%。其中1例(4.0%)术中行补救性支架植入,2例(8.0%)出现穿刺点血肿。术后随访12~49(22.0±2.7)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无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65.3%,一期辅助通畅率为78.6%,二期通畅率为89.6%。术后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0.82±0.09比0.47±0.13,P<0.05)。结论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伴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DCM且伴有抑郁障碍的3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10~20 mg/次,1日1次,连续用药6个月.使用心功能评价指标(HR+LVEF+LVEDD)及HAMD量表、6 min步行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HR、LVEF和LVEDD改善更明显,6 min步行距离更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HAMD评分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DCM伴抑郁障碍的患者,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DCM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在治疗DCM的同时调节情绪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在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探索自动推断根本死因的可行性,为死因监测工作提供自动化工具。方法 利用2016—2021年福建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经专家审核的死亡报告数据,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构建根本死因推断模型,通过训练、验证和测试确定最终模型;用准确率、加权查准率、加权查全率和F1分数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根本死因推断模型的验证集推断准确率达93.5%。测试集推断准确率为87.8%,加权查准率87.3%,加权查全率87.8%,加权F1分数为0.88。结论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根本死因推断模型具有较好性能,深度学习相关技术在辅助提升死因监测工作质量上能够发挥作用,降低人工审核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