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改变,探讨HRCT对PA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确诊的6例PAP患者胸部HRCT与相应病理学改变。结果:6例患者在不同层面可见磨玻璃影,其中2例可见小结节影;3例表现为两肺斑片状磨玻璃影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呈地图样改变;3例因磨玻璃影与小叶间隔增厚交织成铺路石样改变;3例可见肺泡实变融合成密度较高的斑片状阴影,1例在肺泡实变区可见“空气支气管征”。6例患者活检肺组织在光镜下显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块状或颗粒状嗜伊红物质.PAS染色阳性,AB染色阴性,其中3例肺泡问隔正常,3例肺泡间隔增宽,可见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沉积。结论:PAP典型的胸部HRCT表现与病理改变一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临床诊断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及硫酸阿米卡星治疗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比较两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部感染患分为A、B组,分别给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和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临床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66.7%,副反应发生率为5%;B组总有效率为93.3%,副反应发生率为6.7%。结论治疗医院获得性支气管炎,肺感染乳酸:左氧氟沙星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硫酸阿米卡星,副反应发生率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诱导痰技术检测3种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与哮喘发病及第1秒用力呼气值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该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例(哮喘组),女7例,男2例;均无吸烟史,至少1个月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和职工9例为正常组,皆为健康正常人,无吸烟及过敏性疾病史。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定知情同意书。取两组对象的诱导痰;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巨噬细胞及炎性细胞,并计算相对构成计数的百分比;利用反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腺苷受体mRNA的表达;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与腺苷受体mRNA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哮喘组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表达A1及A2b和A3腺苷受体mRNA吸光度积分扫描相对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44&;#177;0.11,0.48&;#177;0.07,0.48&;#177;0.11;0.29&;#177;0.06,0.30&;#177;0.10,0.36&;#177;0.09,t=2.8,4.63,2.85,P&;lt;0.05~0.01)。②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lt;0.01),而巨噬细胞相对计数构成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lt;0.01)。③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在哮喘组与A2b腺苷受体mRNA呈正相关(r=0.49,P&;lt;0.05)。而与A1及A3腺苷受体mRNA表达无相关性(P&;gt;0.05)。结论:A1,A2b,A3腺苷受体可能参与哮喘发病过程,且在哮喘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均高于正常人。但腺苷受体亚型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的相关性并不一致,对气道阻塞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同,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氨曲南治疗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老年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12 1例 ,随机分氨曲南组 6 0例 ,用氨曲南2 .0 g ,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中 ,iv ,gtt ,q 12h ,疗程 7~ 14d ;头孢他啶组 6 1例 ,用头孢他啶2 .0 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中 ,iv ,gtt ,q 12h ,疗程 7~ 14d。结果 :氨曲南组和头孢他啶组有效率分别为 83%和 80 % ,痊愈率分别为 5 8%和5 4%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5 %和 82 % ,细菌阴转率分别为 82 %和82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和 3% ,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分别为 3%和 3% ,均系轻度呈一过性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氨曲南治疗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分析我院2000~2003年6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误诊原因,希望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30例轻、中、重度低氧血症患者作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全部患者术中进行脉博、血氧饱和度(SaO2)、心电图、血压监护,并给予高频流通气(HFJV)。尤其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纤维镜检查、冲洗、吸引。无出现并发症。提示HFJV用于低氧血症患者纤支镜检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7.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捷  戴令娟  候杰  朱云华 《江苏医药》1999,25(3):230-23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日本学者山中等于1969年首先提出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独立性疾病。本病病理上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临床上患者出现反复的肺部感染,最终导致严重呼吸衰竭。DPB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主要为日本人,而极少见于欧美国家。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DPB患者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2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五年,胸闷二年入院。五年前受凉后咳嗽,咳白粘痰,以后时有发作。近两年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胸闷,活动后气短。无抽烟史。有两次鼻息肉手术史。体检:呼吸平稳,无紫组。…  相似文献   
38.
国产与进口盐酸氨溴索祛痰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39.
入冬以后,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发病明显增多,即便只是一场普通的感冒,也会让慢阻肺患者雪上加霜,常导致慢阻肺反复急性发作,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吸入疗法是医生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指将药物制成气雾颗粒或干粉颗粒的形式,以吸入气道和肺内的’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其目的是将药物通过吸气动作输送到病变的气道和肺泡,刺激这些部位的感受器或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