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MCu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的妇女360例(观察组)和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后要求放置IUD的妇女240例(对照组),排除禁忌证,放置MCu IUD。术后填写统一记录,并于术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带器妊娠率、累积续用率及月经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28%、0.42%;脱落率分别为0.28%、0.42%;因症取出率分别为1.11%、1.25%;续用率分别为95.83%、9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器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MCu IUD,并不增加痛苦且安全可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药理学吴茱萸致肝毒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筛选吴茱萸主要肝毒性成分,预测毒性成分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依据TCMSP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Pharmmapper服务器、UniprotKB数据库筛选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并预测肝毒性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吴茱萸毒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KOBAS3.0数据库对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吴茱萸中筛选得到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芳樟醇、1-甲基-2-戊烷基-4(1H)喹诺酮、辛弗林、柠檬烯等147个潜在毒性成分,涉及靶点F2、PIM1、MMP13、MAOB等49个,经建立网络连接,细胞代谢、催化活性、刺激反应等通路可能与肝毒性作用相关。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吴茱萸中的多种潜在毒性成分可能通过多个靶点与细胞代谢、催化活性等通路相互作用,从而可能产生肝毒性,为后续进一步深入验证吴茱萸肝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 RNA H19对骨肉瘤 MG63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RNA 干涉技术沉默MG63细胞中 H19,荧光实时定量 PCR(RT -qPCR)检测骨肉瘤 MG63细胞中 H19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MTT 实验检测沉默 H19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 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H19-siRNA 可有效沉默 H19在骨肉瘤细胞 MG63中的表达,沉默 MG63细胞中 H19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降低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结论:H19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宫颈癌Hela细胞中YAP1基因的表达,观察YAP1表达降低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YAP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及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8中YAP1的表达,siRNA YAP1转染Hela细胞沉默YAP1表达,并以转染control siRNA的细胞作为对照,转染48h后,分别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沉默效果。用MTT法检测沉默后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 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YAP1在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siRNA能够有效沉默Hela细胞中YAP1的mRNA 及蛋白的表达。沉默YAP1表达能够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结论:YAP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及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青光眼35例(35只眼),所有患眼均经1次以上手术未能有效控制眼压.其中15例辅助应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或布林佐胺滴眼液,眼压不能控制,视野进行性缩小.对上述患者单独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用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在同一时段复查眼压1次,用药6个月后在同1天的8:00、10:00、12:00、14:00、16:00分别检查眼压.观察用药前后的眼压变化.结果 用药前眼压(27.62±3.12) mmHg(1 mmHg=0.133 kPa).用药1个月后眼压(18.62±2.34) mmHg;用药3个月后眼压(18.34±2.45) mmHg;用药6个月后眼压(18.21±2.35) mmHg.用药后眼压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用药6个月后不同时点眼压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因副作用停药.结论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能安全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眼压.  相似文献   
17.
泮利尿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之一,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淤血症状。尽管目前对袢利尿剂的使用已经有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然而使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近年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开展, 对袢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已有了新的观点。现就袢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 优化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HLA—DQ易感基因型-9胰岛功能及胰岛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2008年期间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收诊的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150例。DNA测序法确定HLA—DQAl和DQBl基因型,检测不同易感基因型下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和胰岛自身抗体。结果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中,①高危基因型组IA~2Ab、GADA阳性率显著均高于中危基因型组(均P〈0.05);IA-2Ab阳性率亦显著高于低危基因型组(P〈0.05)。②IA-2Ab单一阳性患者的高危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低危基因型和中危基因型(均P〈0.05),GAD—Ab单一阳性患者的高危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中危基因型(P〈0.05)。③同时携带DQAl(高危)和DQBl(低危)基因型患者的C肽水平显著低于同时携带DQAl(低危)和DQBl(低危)基因型的患者(均P〈0.05)。结论与携带低危基因型的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比较,携带HIJA—DQ高危基因型的患者体内胰岛自身免疫反应更重,C肽水平更低。因此,对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进行HLA—DQ易感基因型的筛查将有助于患者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功能性肠道症状发生的频率,并探讨其与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临床缓解期UC患者326例,并选取其中无功能性肠道症状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大便失禁评分量表、粪失禁生活质量评分系统、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功能性肠道症状与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00例,8%患者出现过大便失禁症状,10%患者出现过便秘。有功能性肠道症状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功能性肠道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大便失禁及便秘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大便失禁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863,P<0.01),便秘评分与生活质量分呈显著正相关(r=0.881,P<0.01)。结论缓解期UC患者仍会出现功能性肠道症状,并且功能性肠道症状增加了患者负性情绪,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西安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学变化趋势,为制定青年学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每年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800例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6-2019年共计调查学生3 200例,平均年龄(21.83±1.49)岁,各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25%、97.75%、98.25%、97.25%,知晓率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6.44%,由大一的4.65%上升至大五的9.76%。9.28%的男生及3.61%的女生有性行为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次性行为年龄平均(19.74±8.42)岁。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3.30%,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固定性伴最近一年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及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8.18%、84.09%,均呈上升趋势。最近一年接受及参与过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为71.00%、37.09%,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均随年级的上升呈下降趋势。最近一年接受及参与过艾滋病宣传的学生知晓艾滋病知识的比例(71.25%、37.45%)均高于不知晓学生(60.53%、22.37%)。男、女生参与艾滋病宣传的比例分别为41.32%、3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安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已达到"十三五"行动计划要求,知晓艾滋病知识对接受及主动参与艾防宣传有促进作用,且接受、参与防艾活动及安全套使用意识逐年升高。男生性行为比例高于女生,且男生更愿意参与艾滋病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