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和临床分析徐莲芝,丁元桂(临沂地医沂蒙医院)关键词激素疗法;青春期;出血,子宫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妇科门诊较常见的月经病之一,常因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而造成贫血。影响青春期少女的健康与学习,因此,及...  相似文献   
52.
中医药研究艾滋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研究艾滋病艾滋病治疗研究的重要性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研究室(北京100700)吕维柏艾滋病是当今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疾病,它发病广泛,传播迅速,病情多变,预后严重,病死率高,因而被称为“超级癌症”、“世纪瘟疫”,它是人类的大敌,征服艾滋病是全世界人...  相似文献   
53.
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CD28在CD4^+、CD8^+ T细胞上的表达可以代表CD4^+、CD8^+ T细胞的功能,本实验检测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 CD28^+、CD8^+ CD28^+ T淋巴细胞,以探讨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为一种季节流行的急性传染病,其确诊有赖于实验室结果.目前所用的补体结合验(CFT)及血凝抑制试验(HI)不仅繁杂而且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之用,我们用猪抗乙脑IgG 致敏羊红细胞的反向间按血凝法(RPHA)检测乙脑患者的脑脊液(CSF)中的抗原,取得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一、实验方法1.猪抗乙脑IgG 在乙脑流行季节(8~10月)到乙脑疫区屠宰场,采集若干份猪血清,用补体结合法从  相似文献   
55.
临沂地区成分输血应用现状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临沂地区成分输血的广泛开展,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笔者对本地区10家医院1996~1998年成分输血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索对HIV/AIDS患者及配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一方为HIV/AIDS 42对配偶(性伴)为对象,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时间为半年,并在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42对(84人)夫妇(性伴)在半年时间内接受不少于3次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其中夫妻(性伴)双方感染者2对(4.76%),一方感染者40对(95.24%).同性恋5对(11.9%),异性婚配37对(88.1%).半年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其配偶HIV抗体检测均阴性.结论应经常性地加强对HIV/AIDS患者夫妇(性伴)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阻断HIV在配偶(性伴)间传播,保护HIV感染者的配偶(性伴)免遭HIV感染.  相似文献   
57.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艾滋病流行趋势的日益严重,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已成为目前临床诊治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正动诊断和治疗艾滋  相似文献   
58.
160例成人HIV/AIDS临床表现与血CD4+细胞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国成人HIV/AIDS临床症状与周围血CD_4~+细胞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0年-2001年在本院就诊的160例成人HIV/AIDS CD_4~+、CD_8~+及临床症状进行跟踪分析。结果①共检测CD_4~+、CD_8~+ 516例次:CD_4~+≥200/μl 278例次(53.9%),CD_4~+<200/μl 238例次(46.1%);②在CD_4~+≥200/μl的278例次中,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66例次(23.7%),记忆力下降51例次(18.3%),脱发65例次(23.4%),体征中表现为淋巴结肿大128例(46.3%),出现带状疱疹65例次(23.3%);CD_4~+<200/μl的238例次中,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228例次(95.8%),腹泻216例次(90.8%),口腔霉菌感染合并口腔溃疡192例次(80.7%),皮疹67例次(28.2%),体重下降168例次(70.6%)。结论中国成人HIV/AIDS患者在CD_4~+≥200/μl时临床症状较少,主要表现为乏力、脱发、记忆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CD_4~+<200/μl时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发热、腹泻、口腔霉菌感染合并口腔溃疡、体重下降等。  相似文献   
59.
吴昌明  徐莲芝 《临床荟萃》1991,6(3):138-139
对淋病的治疗需顾及下列几个问题:1.要求及时、规则、足量和彻底.2.选用药物应高效、安全及价廉.3.鉴于淋球菌的耐药现象,提倡先做药敏,若无药敏试验,对用足量青霉素3~5天无效者,可视为耐青霉素而按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治疗.4.淋球菌对许多抗生素均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产生相对性耐药时,可以加大剂量,绝对性耐药时,应更换药物.5.治疗淋病常用单次、大剂量联合疗法,此法简便、效果佳,不影响病人工作和生活,还可减少耐药性发生.6.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作相应处理.7.淋菌与衣原体双重感染的发病者较多,治疗应同时顾及.8.对性接触对象要进行治疗,以减少反复感染、复发和传播.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艾滋病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治未病"理论的渊源,探讨其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指导意义及应用前景。结果与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涵盖了健康和疾病的每个阶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治未病"理论在艾滋病防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