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与慢性并发症。在不同的个体中 ,晚期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差异。我们分析了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 ,以探讨2型糖尿病病程与并发症的关系。临床资料一、对象选1992~1999年本院内科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2例 ,男性29例 ,女性13例 ,年龄43~83岁 ,平均为63.7±1.61岁。糖尿病病程为数天至23年 ,发生糖尿病前无甲亢、高血压及肾脏疾病。二、方法所有病例均经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尿常规等检查 ,符合WHO…  相似文献   
22.
房角关闭是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对前房角结构改变的观察十分重要。目前前房角镜仍被认为是检测房角的金标准,但角膜透明性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傅立叶OCT不仅可准确测量视网膜组织,而且其CAM模块可在无需增加硬件投入的条件下实现眼前节扫描。本研究利用傅里叶RTVue OCT检测受试者前房角并与房角镜检查对比。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尾静脉注射4.5%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多贝斯治疗组、滋阴活血方组,灌胃治疗6周。取各组大鼠眼球组织,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眼球视网膜瘦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瘦素染色程度较正常组明显增加为中度(++),多贝斯治疗组和滋阴活血方治疗组的染色程度则为轻度(+)。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瘦素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多贝斯对照组、滋阴活血方治疗组的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滋阴活血方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瘦素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3~6月医院手术室的31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16例急救患者为实施前研究对象,2016年7~10月医院手术室的31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16例急救患者为实施后研究对象。实施前采取常规护理,未实施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措施,实施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措施,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急救中护士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仪器操作及综合能力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士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急救能力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和护理质量,减少急救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无症状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取T2DM患者100例,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结果诊断为单纯T2DM非DPN患者20例,无症状DPN患者80例。对无症状DPN患者进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轻度DPN39例,中度DPN41例,重度DPN0例。比较轻度DPN组、中度DPN组、单纯T2DM非DPN组TCSS评分、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的感觉NCV(SCV)、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NCV(MCV)、振动感觉阈值(VPT)。结果3组患者TC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2DM非DPN组比较,轻、中度DPN组两侧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的SCV、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MCV均明显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DPN组均明显低于轻度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VPT检测结果,单纯T2DM非DPN组均为低风险,轻度DPN组均为中风险,中度DPN组均为高风险。与单纯T2DM非DPN组比较,轻、中度DPN组左右足VPT均明显增高(均P<0.05);中度DPN组均明显高于轻度DPN组(均P<0.05)。结论临床上T2DM患者早期无症状DPN的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NCV联合VPT检测结果与TCSS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对早期诊断无症状DPN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用药规律,以便更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祥福教授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运用Excel 2019对使用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包括性味、归经、功效等,并选取使用频次>49次的高频中药,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共计340诊次,共使用中药115味,总频次为4766。药物四气前3位为寒、温和平;五味前3位为苦味、甘味和辛味;药物归经前3位是肝经、脾经和肺经;按功效排序,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高频中药共28味,以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和健脾化湿药6大类为主。聚类分析提示高频中药可聚为3类,且聚拢趋势较好,第一类为杜仲、续断、延胡索、防风、山药、生地黄、丹参,第二类为黄芩、黄连、葛根、淫羊藿、薏苡仁、牛膝、苍术、牡丹皮、黄柏、穿山龙、茯苓、川乌、青风藤、佛手,第三类为黄芪、当归、麻黄、附子、桂枝、知母、川芎。[结论]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用药上寒温苦辛甘并用,多应用补虚药和解表药,病程中注意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同时配伍清热泻火、祛风除湿中药,从而可起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基于“伏气学说”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进行中医理论探讨,为其防治拓宽思路。[方法] 以“伏气学说”理论为基石,结合古今文献,从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进行分析论述。[结果] “伏气学说”是阐述机体感邪内伏,过时而发的学说,包含治未病和整体观的中医理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是由疫疠邪气、药石之毒伏匿体内,郁久而发的杂病,其潜伏性、易复发性与伏气致病特点具有共通性。其主要病机为湿毒之邪从口鼻入,内陷膜原,流连三焦,散漫不收,郁久化热,耗伤气阴;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β细胞损伤、炎症因子释放、类固醇药物诱导等有关,皆与“伏气学说”有内在联系。治疗上感染期以扶正祛邪为要,透达膜原,清化三焦,阻止伏邪内生;恢复期则应清热益气养阴与化痰祛瘀并重,及早祛除伏邪,防止病情进展。[结论] 伏气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发病关系密切,基于“伏气学说”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为其临床防治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发展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68例2型糖尿病(Dabetes Mellitus,DM)病人分为DN组和单纯2型DM组,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组组间隙腹血糖浓度(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2hours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病程及肾功能差异均有显性意义,而以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并最具显性意义(P<0.01)。DN病人高血压(Hpertension,HT)患病率明显高于单纯2型DM组(P<0.01)。结论:FPG、2hPG及HbAlc是D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尤以2hPG危害更大。DN与HT相互影响,DM病程长期后差。控制DN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及早发现DN高危人群,尽早控制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和血压。  相似文献   
29.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的不规律,肥胖人数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也是二十一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1, 2] 。众所周知,肥胖不仅会通过各种机制导致肾脏的直接损伤,还可以间接导致各种慢性病变的发生进而损伤肾功能[3]。1974年Weisinger[4]等首次报道了超肥胖可引起大量蛋白尿,此后便不断有实验证明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的存在。但因该类疾病发病症状不典型加之患者肾穿接受程度低,导致疾病诊断率偏低。现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风湿肾病科2022年6月收治的ORG病人1例,将患者的临床特点、常规检查、肾组织活检表现等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是糖尿病中医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张延群经大量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认为糖尿病早期以气阴两虚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